索引号: | 发布机构: | ||
生效日期: | 2009-02-12 | 废止日期: | |
文 号: | 所属主题: | 综合政务 |
全省第四次卫生服务调查呈现“五增五降”良好态势
◆全省城乡居民人均卫生费用大幅增长,占人均收入比例有所下降;
◆城市居民两周患病率小幅上升,农牧民两周患病率明显下降;
◆卫生服务可及性大幅提高,城乡居民距离最近医疗点的时间和空间进一步缩短;
◆卫生服务提供能力不断提高,医药费用增幅明显趋缓;
◆卫生服务利用水平显著改善,贫困群众有病不医现象持续降低
青海新闻网讯
记者2月10日从省卫生厅发布的青海省第四次卫生服务调查结果中获悉:较之5年前第三次全省卫生服务调查,全省城乡居民人均卫生费用大幅增长,占人均收入的比例有所下降;城市居民两周患病率小幅上升,农牧民两周患病率明显下降;卫生服务可及性大幅提高,城乡居民距离最近医疗点的时间和空间进一步缩短;卫生服务提供能力不断提高,医药费用增幅明显趋缓;卫生服务利用水平显著改善,贫困群众有病不医现象持续降低。
本次调查涉及全省23个县(区)的30个乡镇和30个街道,调查人口13767人,平均每个家庭3.63人。此次调查内容包括城乡居民卫生支出、城乡居民疾病危害程度、卫生服务可及性、卫生服务提供与利用、医药费用增长情况等方面。
——城乡居民卫生支出情况:调查人口人均年卫生支出为593元(城市居民762元,农牧民492元),同比增长75.29 %(城市居民增长73.97 %,农牧民增长83.99%),人均卫生费用占人均收入的比例为11.58%(城市居民8.62%,农牧民17%),同比下降2.85个百分点(城市居民下降3.65个百分点,农牧民下降1.14个百分点),医药卫生支出占消费总支出的比例为15.65%(城市居民12.77%,农牧民19.77%),同比无明显变化。从中看出,随着我省经济的快速发展,城乡居民收入成倍增长,人均卫生费用大幅增长,但卫生费用增幅明显低于收入增幅,人均卫生支出占人均收入的比例由升转降,占消费总支出的比例基本衡定,表明广大人民群众盼健康、求健康、保健康的期望持续增长,医疗卫生服务需求不断释放,卫生服务提供与利用状况进一步改善。
——城乡居民疾病危害程度情况:目前,我省城乡居民两周患病率为169.5‰(城市居民207.26‰,农牧民147.54‰),较2003年下降5个千分点(城市居民上升11.76个千分点,农牧民下降20.56个千分点)。
这表明,随着我省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的不断完善及重大疾病专病专防策略的有效落实,人民群众防病保健意识的逐步增强, 农牧民两周患病率特别是慢性病患病率大幅下降,疾病危险危害因素持续消除。但是受城镇化、工业化、人口老龄化、行为方式、膳食结构、环境污染等因素影响,城市居民两周患病率有所上升,特别是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等慢性病患病率持续上升,而在农牧区,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患病率仍较高,单因多果、多因多果的慢性病日益成为危害城乡居民健康的主要卫生问题。
——卫生服务可及性情况:我省有85.86%的城市居民距离最近医疗点在1公里以内,较5年前提高6.56个百分点;有75%的农牧民距离最近医疗点在1公里以内,同比提高32.4个百分点。有67.38%的城市居民到达最近医疗点的时间在10分钟内,同比提高8.78个百分点;有56.3%的农牧民到达最近医疗点的时间在10分钟内,同比提高25.5个百分点。只有10.15%的调查人口没有参加任何形式的基本医疗保险(城市居民23.55%,农牧民2.33%),同比下降68个百分点(城市居民下降39.04个百分点,农牧民下降86.84个百分点)。
对比发现,随着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健康发展,标准化村卫生室的全部建成,城乡居民卫生服务可及性明显提高,城市居民"小病在社区、大病上医院、康复回社区"的目标基本实现,农牧民群众"小病不出村、常见病不出乡、大病不出县、急危重病人及时转诊"的期盼正在成为现实。
——卫生服务提供与利用情况:我省城乡居民两周就诊医疗机构分布情况为:有77.9%的城市居民首诊在社区,有84.1%的农牧民首诊在村卫生室,分别较2003年提高了8个和16个百分点。有49.24%的城市居民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住院,有33%的农牧民到乡镇卫生院住院,有41.65%的患者到县医院住院,而到省级医院住院的比例只有15.09%。同时,城乡居民两周患病就诊率为132.44‰(城市居民152.24‰,农牧民123.28‰),同比提高了13.49%(城市居民提高28.80 %,农牧民提高6.55%);两周末就诊率为43.19%(城市居民48.72%,农牧民38.66%),同比下降了31.66%(城市居民下降了13.5%,农牧民下降了37.69%);应住院未住院率为33.93%(城市居民39.60%,农牧民29.49%),同比下降了30.47%(城市居民下降了23.55%,农牧民下降了38.56%)。
这表明,随着我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全面建立,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网络的不断完善,分级医疗、双向转诊机制的逐步建立,农牧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的整体推进,卫生服务能力建设的全面加强,城乡卫生服务提供能力与人民群众卫生服务利用水平同步提高。
—医药费用增长情况:城乡居民两周患病人均门诊费用为212元,较5年前增长10.52%,5年间年均增长1.92%;次均门诊费用为106元,同比增长10.53%,年均增长1.92%;次均住院费用5045.55元,同比增长34.66%,年均增长5.42%。
无论人均门诊费用,还是人均住院费用增幅,均低于全省同期GDP增速、低于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牧民人均纯收入的增速、低于全省卫生总费用增速,人民群众医药费用负担明显减轻。(作者:赵静 何君)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