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群导航

海南州人民政府

政府工作部门

各县政府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手机版

贵南县人民政府

政府信息公开

全文检索
索引号: 发布机构:
生效日期: 2011-10-12 废止日期:
文 号: 所属主题: 民族、宗教

贵南县发展牧区学前教育显现“五大亮点”

来源: 发布时间:2011-10-12 浏览次数: 【字体:

       近年来,贵南县把发展学前教育作为推动民族地区教育事业跨越发展的突破口,切实加强领导,坚持因地制宜,创新办园模式,加快发展步伐,逐步形成了以县城幼儿园为示范,以乡镇幼儿园为骨干,村级幼儿园为主体的发展格局,全县学前教育走在全州乃至全省牧区前列。
       亮点一:领导重视,超前谋划,强力推进学前教育发展。县委、县政府从城乡学前教育均衡发展的大局出发,高度重视牧区学前教育工作,特别是去年完成一期教育布局结构调整后,针对如何利用腾出校舍的问题,早安排、早部署,整合各大班子力量,超前谋划学前教育发展,成立三个调研组,开展了为期近半年的调查研究,多次召开不同层面的理论研讨会,并召开贵南历史上第一次全县学前教育工作大会,制定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学前教育工作的意见》等文件,为我县学前教育事业顺利推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亮点二:加大投入,整合资源,积极改善办园条件。采取政府投入为主、村集体补助、幼儿家长适当缴费、联点单位帮扶、社会捐资助学的方式,加大学前教育投入。一是县财政将村级学前教育公用经费纳入财政预算,每年按生均50元的标准落实;各村从集体经济、退耕还林草补助款中给予一定补助,幼儿家长适当缴费,弥补幼儿园运转经费。二是启动实施学前教育推进工程,落实财政资金500万元实施了10所村级幼儿园房屋改扩建和庭院建设工程。同时,通过捆绑对口援建、藏区建设、移民安置、社会捐款等办法,筹措资金1329万元新建了县城关第二幼儿园及森多乡黄沙头幼儿园、过马营镇三村幼儿园、直亥村幼儿园和沙沟乡关塘村、德茫村移民安置点联办幼儿园等5所标准化幼儿园。三是充分利用教育布局结构调整后腾出的校舍,优先发展学前教育,有效解决了村办幼儿园业务用房紧缺,办园规模小的实际问题。四是通过采取县级联点单位“一对一” 结对帮扶、寻求社会捐资等方式,为村办幼儿园基本配齐了幼儿教玩具和教学设备,改善了村办幼儿园办园条件。
  亮点三:因地制宜,创新方式,建立多元化办园模式。坚持“因地制宜、尊重规律、以人为本、双语并重”的原则,积极探索符合牧区实际、符合幼儿教育客观规律的办园模式,实行县城关及周边幼儿园日托制,牧业村幼儿园寄宿制或半寄宿制,农业村幼儿园走读制。为切实解决农牧区幼儿园缺乏民族教材的问题,积极推动“双语”教育,组织师资力量,编写了适合本县幼儿使用的藏语文教材并投入使用。由于地方藏语教材简单实用、通俗易懂,易于接受,在日常教学工作中效果比较明显。
  亮点四:强化培训,落实待遇,加强幼教队伍建设。制定学前教育师资队伍培养和培训计划,加大专业化教师培训力度,去年以来从全县大中专毕业生中公开聘用幼儿教师80名,分两批到辽宁省辽阳市职业技术学院参加为期三个月的岗前培训,并选派幼儿教师到西宁市各类幼儿园观摩、学习培训121人次,切实提高了幼教队伍整体素质。全面落实工资待遇,县财政对人事部门聘用的幼教人员月人均落实工资1500元,并按时缴纳“三金”;对村委会聘用的幼儿教师按每园1名落实报酬1万元,其中县财政承担5000元,村集体承担5000元。
       亮点五:健全制度,规范管理,提高学前教育保教质量。为切实加强幼儿园规范化管理,结合我县实际,制定了幼儿园园长和教师工作职责、保教工作常规管理、安全管理等29项规章制度,并统一上墙,严格贯彻执行,建立长效监管机制,有效规范了各级各类幼儿园保教行为。坚持政府主导、教育部门指导、村办村管的原则,由村支部书记或村委会主任兼任幼儿园行政园长,开展安全保卫、后勤管理、日常监管等工作,发挥了较好作用。

【打印正文】
分享到:
【字体: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