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群导航

海南州人民政府

政府工作部门

各县政府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手机版

贵南县人民政府

政府信息公开

全文检索
索引号: 发布机构:
生效日期: 2012-04-24 废止日期:
文 号: 所属主题: 民族、宗教

南政办〔2012〕23号 贵南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印发《贵南县2012年农村困难群众危房改造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

来源: 发布时间:2012-04-24 浏览次数: 【字体:
各乡(镇)人民政府,县政府各部门:
《贵南县2012年农村困难群众危房改造工程实施方案》业经县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二○一二年四月十日
 
贵南县2012年农村困难群众危房改造工程实施方案
 
根据省、州有关农村困难群众危房改造建设工作会议精神,为确保我县2012年农村困难群众危房改造工程顺利实施,结合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党的十七大以及十七届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按照以人为本、改善民生、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按照政府引导,整合资金,群众参与,突出特色的原则,通过政府适当补助、政策扶持、社会扶助等措施,采取农户自筹、投工投劳等方式,充分调动和发挥广大群众的建房积极性,努力改善全县农村困难群众住房条件,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二、基本原则
实施农村危房改造工程,必须坚持以下原则:
---统筹兼顾,突出重点的原则。重点解决农村低保户、五保户、重点优抚对象、贫困残疾家庭、低保边缘困难家庭以及受灾家庭等农村困难群众的住房问题。
---因地制宜,合理规划的原则。危房改造工程在充分尊重群众意愿的基础上,根据当地群众的生活习俗、居住环境、民族特色、村落布局等因素进行规划,以经济、实用、安全为主,不搞“一刀切”。
---政府引导,群众自愿的原则。实施农村危房改造工程要坚持以农民为主体,在尊重群众意愿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广大农民群众参与危房改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同时,通过规划、补助和政策扶持,积极引导广大农民群众采取筹措资金、投工投劳、亲邻相帮等方式对危房进行改造,努力建设美好家园。
---强化监督,体现公平原则。在实施农村危房改造工作中,要始终坚持政策公开、建房对象公开、补助标准公开,并通过民主评议、张榜公布等方式,广泛接受群众和社会监督。
三、建房对象、任务分解及补助标准
(一)建房对象。2012年农村困难群众危房改造工程建设对象主要为农村低保户、五保户、重点优抚对象和贫困残疾人家庭中的“生活最困难、住房最危险”特困群众及低保边缘困难家庭和遭受自然灾害的无房户或住房困难家庭。
(二)任务分解。根据省、州下达指标,我县2012年农村困难群众危房改造指标400户。其中包括农村五保户建房指标90户,用于建设茫曲镇敬老院;“生活最困难、住房最危险”的特困群众建房指标60户;剩余250户根据实际,分解给沙沟乡75户、茫曲镇25户、茫拉乡75户、过马营镇5户(过茫村)、各寺院及全县受灾户70户。
(三)补助标准。按照统筹兼顾的原则,将今年我县危房改造通过统筹资金,拉开档次,增加“生活最困难、住房最危险”群众的危房改造补助资金,确保完成历年来无法自筹资金且住房最困难、最危险群众的危房改造。具体补助标准为:60户“生活最困难、住房最危险”特困群众的建房每户补助5.7万元(农村困难群众危房改造户均补助2万元;县政府统筹资金122万元户均2.03万元;统筹今年农村困难群众危房改造资金100万元户均1.67万元)。其余建房户均按上年度补助标准执行。
四、对象评定
严格实行“三级审核、三榜公示”,即个人申报、村社评审、乡镇审核、县民政局审批和县、乡镇、村委会张榜公示,严把准入关,准确界定对象。
(一)个人申报。由住房困难户向村委会提出书面申请,领取《青海省农村危房改造审批表》,按规定填写并签名按手印。
(二)村社评审。各村成立由“两委”成员、村民代表、危房改造对象代表组成的评审小组,根据本村申报对象危房情况、家庭经济状况和书面申请,对其进行集体评议,确定初步意见后在村务公开栏中公示。公示无异议,在《审批表》相应栏填写意见, 加盖公章后上报乡镇政府。
(三)乡镇审核。乡镇政府对村委会上报的初审对象逐户核实。核实时应对拟改造的危房进行数码正面全景及危房局部拍照, 全景照片中必须有户主影像资料并作必要的标注说明(如户主姓名、身份证号、困难类型等)。同时根据核实结果对《青海省农村危房改造审批表》核对后予以公示,公示无异议后填写意见,加盖公章后上报县民政局。
(四)民政局审批。县民政局根据乡镇政府上报的《青海省农村危房改造审批表》,组织人员进行核查,并将结果予以公示,公示无异议后在《青海省农村危房改造审批表》中填写审批意见,加盖公章,连同统计汇总资料、影像资料及《农村困难群众危房改造花名册》一并报州危改办备案。同时,下发《贵南县2012年农村困难群众危房改造工程开工通知书》,对未下发通知书群众自行修建的房屋一律不纳入2012年度农村困难群众危房改造项目工程。
五、建设标准及完成时限
(一)建设标准。根据我县农村实际情况和群众生活习俗,危房改造以砖木或砖混结构为主,建设规模不小于3间45平方米。
1、新建砖木结构住房要达到毛石基础,24厘米外墙和内墙水泥砂浆砌筑,钢筋混凝土现浇圈梁,屋顶间隔30厘米一根椽子、起脊或斜铺扣瓦。
2、新建砖混结构住房要求达到毛石基础。24厘米承重墙水泥砂浆砌筑,上下钢筋混凝土现浇圈梁和构造柱。
3、房屋地基深80厘米,宽60厘米。
4、檩条:松木檩条小头直径不小于13厘米,杨木檩条小头直径不小于16厘米,檩条间隔不大于35厘米。大梁必须在有资质的五金铺订作。
5、房屋外加封闭,跨度不小于2米;门高、宽分别为200厘米和90厘米。窗户为铝合金,窗高、宽分别为150厘米。
6、60户“生活最困难、住房最危险”特困群众的危房改造工程,由县民政局统一标准、统一设计、统一建设,每户建房4间60平方米,每平方米造价0.12万元,每户建房资金7.2万元,缺口资金1.5万元按建房户筹集建房所需的木料、沙石和劳力解决。
(二)完成时限。危房改造工程均于2012年4月25日前开工建设,10月1日前全面完成改造任务,10月15日前完成验收工作。
六、资金管理及拨付方式
(一)资金管理。县民政局设立资金专户,对农村危房改造工程项目资金实行 专帐管理,专人负责,统筹安排,规范使用,按项列支,建立健全资金管理制度,严禁挤占挪用。同时将资金筹集、使用情况定期公布,接受社会监督。县监察、审计部门在项目完工后,对危改资金进行专项审计,并将审计结果上报县政府。
(二)拨付方式。农村危房改造工程资金由县民政局根据工程进度,采取分期拨款方式直接拨付到危房改造户个人账户。项目改造户房屋主体完工验收后拨付70%,整体竣工并通过省、州、县三级验收后拨付30%。
七、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健全组织。为确保2012年农村危房改造工程顺利实施,经县政府研究,决定调整农村困难群众危房改造领导小组,其组成人员如下:
组 长:闫 海 峰    县政府副县长
副组长:才    本  县民政局局长
        杨 建 新     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局长
成 员:看卓仁青     沙沟乡政府乡长
托   买  茫曲镇政府镇长
牛 焕 青     茫拉乡政府乡长
索南才让     过马营镇政府镇长
忠公杭秀     县民宗局局长
扎   西     县民政局副局长
卓玛当周   县财政局副局长
朱 全 德     县监察局副局长
徐 喜 伦     县审计局副局长
刘 玉 峰     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质检站负责人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县民政局,扎西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领导小组的主要职责是:负责农村危房改造工程的组织实施和工作协调,及时研究解决存在的问题和困难,不定期深入实地开展工程监督、检查和指导,加强工程质量监管,分阶段开展工程质量抽查验收,保证工程进度,按期竣工并交付使用。项目区乡镇、村社要及时成立或调整相应机构,明确职责和任务,加强组织领导,制定工作方案,周密安排部署,强化项目协调、检查和指导,确保工程顺利启动实施。
(二)广泛宣传,深入动员。农村危房改造工程是一项民心工程、德政工程。乡镇政府和县政府有关部门要加强与广大群众特别是困难群众的联系沟通,鼓励他们鼓舞精神、自力更生,充分调动广大群众参与危房改造的积极性。同时,组织发动联点包村单位、邻里乡亲及社会各界筹资筹劳,帮助困难群众进行危房改造,积极营造全社会关注民生、全力支持危房改造的良好氛围。
(三)通盘考虑,统筹兼顾。各有关乡镇和县民政部门要把农村危房改造工程作为解决困难群众住房难问题的重要举措,要重点考虑无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无经济基础的“三无”对象和生存条件最为窘迫、自身无力改善基本居住条件的农村低保对象、重点优抚对象和贫困残疾人等困难群体,尤其是要把60户“生活最困难、住房最危险”特困群众的建房工作作为重中之重,坚决杜绝人情关系、优亲厚友现象。
(四)落实责任,强化监管。各有关乡镇乡镇长作为农村危房改造工程第一责任人,对项目质量实行终身负责制,要定期不定期进村入户了解工程进展情况,及时研究、协调、解决存在的问题。同时要指定专人负责农村危房改造工程质量监督检查,保证施工质量和工程进度,坚持高标准、高质量,按期完成改造任务。项目实施村要指定一名责任心强的村民作为质量义务监督员,全程跟踪监督,发现问题及时反馈,坚决杜绝危房改造过程中因质量监督不到位而出现新的“危房”。工程验收过程中要分地基、主体、整体三阶段验收,填写工程质量验收单。
(五)健全档案,规范管理。建立健全档案资料是农村危房改造工程实施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县民政局和相关乡镇务必要高度重视,加强资料收集整理归档工作,以户为单位建立台账档案,统一编号,妥善保管,为全省实行微机化管理奠定基础。主要档案资料包括危房改造对象的基本数据(改造对象所在的乡镇、村社、户主姓名、家庭人口,困难类型,原有房屋结构、面积、间数,改造方式,改造后房屋结构、面积、间数,改造建材质量及来源,改造资金总额,各级政府补助资金,自筹资金,其他资金及来源渠道等),危房改造过程中形成的影像资料(新旧房舍的对比照片、户主照片等),相关规范性文件等。
(六)逐级考核,层层验收。农村危房改造任务和完成后,先由项目区乡镇对照签定的目标责任书进行自查验收和考核,自查验收合格后,向县政府和县农村危房改造领导小组办公室书面申请县级验收并报自查验收报告,农村危房改造领导小组办公室自接到乡镇验收申请后,组织人员以乡镇单位进行考核验收,待县级考核验收合格后要逐级申请验收。
附:1、青海省农村困难群众危房改造户审批表
2、青海省农村困难群众危房改造户台账
青海省农村困难群众危房改造户审批表
户主姓名
 
家庭住址
 
 
 
家庭人口
 
家庭类型
 
危房结构
 
危房间数
 
危房面积
 
改造方式
 
改造结构
 
改造间数
 
改造面积
 
改造资金总额
 
 
自筹金额
 
 
所在村(居)委会意见
 
 
 
 
 
 
 
 
                         (章)
                        年  月  日
乡镇
(办事处)政府意见
 
 
 
 
 
 
 
 
                            (章)
                        年  月  日
县级危房改造领导小组意见
 
 
 
 
 
 
 
 
                            (章)
                        年  月  日
说明:1、此表填写到户,单位为:人、间、元、平方米;2、“危房结构”栏填写:无房、毡房(帐篷)、土坯房、木结构、石结构、砖木结构或砖混结构等;3、“改造方式” 栏填写:集中重建、分散重建、局部修复;4、“改造结构”填写木结构、石结构、砖木结构或砖混结构等;5、此表由县级危房改造领导小组办公室保存。

 


青海省农村困难群众危房改造户台账
 
填报单位__________州_____________县(____________乡(镇)      行政村    填报时间:20      
序号
户主姓名
家庭类型
家庭人口(人)
原危房间数(间)
原危房结构
重建方式
重建结构
重建间数(间)
重建面积(平米)
重建资金(元)
其中自筹(元)
其中省级补助(元)
其中州县补助(元)
 
 
 
 
 
 
 
 
 
 
 
 
 
 
 
 
 
 
 
 
 
 
 
 
 
 
 
 
 
 
 
 
 
 
 
 
 
 
 
 
 
 
 
 
 
 
 
 
 
 
 
 
 
 
 
 
 
 
 
 
 
 
 
 
 
 
 
 
 
 
 
 
 
 
 
 
 
 
 
 
 
 
 
 
 
 
 
 
 
 
 
 
 
 
 
 
 
 
 
 
 
 
 
 
 
 
 
 
 
 
 
 
 
 
 
 
 
 
 
 
 
 
 
 
 
 
 
 
 
 
 
 
 
 
 
 
 
 
 
 
 
 
 
 
 
 
 
 
 
 
 
 
 
 
 
 
 
 
 
 
 
 
 
 
 
 
 
 
 
 
 
 
 
 
 
 
 
 
 
 
 
 
 
 
 
 
 
 
 
 
 
 
 
 
 
 
 
 
 
 
 
 
 
 
 
 
 
 
 
 
 
 
 
 
 
 
 
 
 
 
 
 
 
 
 
 
 
 
 
 
 
 
 
 
 
 
 
 
 
 
 
 
 
 
 
 
 
 
 
 
 
 
注:按此表式样及要素设置电子表格,统一填报建档。
【打印正文】
分享到:
【字体: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