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才:草原上的“环境卫士” ,十九载初心不改
多才:草原上的“环境卫士” ,十九载初心不改
在广袤的草原上,有这样一位普通牧民,他用十九载的坚守,诠释着对草原无尽的深情,以脚步丈量责任,以实际行动守护草原的生态环境,他就是贵南县森多镇完秀村村民多才。自2006年起,他主动投身于清洁环境卫生的行列,无论盛夏炎炎还是寒冬凛冽,他的身影总是活跃在清理垃圾的第一线。他的举动宛若草原上吹拂的清风,轻轻掠过每一寸土地,唤醒了更多人心中的环保意识。

多才的每一天都从清晨四五点天边刚泛起鱼肚白开始,草原上的风还带着夜的凉意,多才就已披上厚实的藏袍出门投入工作,巡查、维护、清理、劝导……日复一日,从未因风雨或疲惫而懈怠。他的脚步踏过沾着露水的青草,踩过被阳光晒得温热的小路,目光像鹰隼般细致,看看路边有没有被丢弃的塑料瓶,瞅瞅牧场的围栏是否有破损,望望远处的羊群有没有误入禁牧区,从镇子东头到西尾,从镇政府大院的墙角到派出所后的草场,他走过的路加起来能绕草原多少圈,连自己也说不清,只知道每一寸土地的模样,都刻在了心里。这份执着的坚守并非他一人独行,多年来,他的妻子始终如一地相伴左右,夫妻二人在生态环境保护上相互扶持,共守那份承诺。

“起初说镇上缺个看护的人,问我愿不愿意担起这份责任,其实我心里也是犹豫的,担心自己会不会做得不够好,能不能担起这份责任,但为了我热爱的这片草原,我最终还是接受了这份工作。”谈及守护的初衷,多才黝黑的脸上泛起一丝腼腆的红,粗糙的手掌在藏袍下摆上轻轻摩挲着,他的话语朴实而真挚,“就想守着这草原,让家乡的生活环境变得越来越好。”这份热爱,是他克服重重困难的动力源泉。回忆当初时,工作的艰辛远超想象,尤其是在冰雪极端天气里,寒风刺骨、道路难行,但凭着一股不服输的意志力和对家乡的无限热爱,他硬是咬牙坚持了下来,就是这股子不服输的韧劲,让他在无数个寒风呼啸的清晨、暴雨倾盆的午后,硬是凭着心里那不肯放弃的念想,把脚步深深扎进了这片土地里。那些难捱的时刻,如今说起来轻描淡写,可藏在话语背后的,是一个普通牧民对草原最滚烫的赤子心。

如今,63岁的多才年事已高,身体渐渐难以支撑高强度的工作,膝盖也总在阴雨天隐隐作痛,有时绕着镇子巡查一圈回来,腰杆总要疼上大半天,连弯腰捡拾路边的垃圾都得缓上好几口气,他望着熟悉的草原,偶尔会悄悄叹口气——不是怕累,是怕自己这双不再利索的脚,跟不上守护家乡的步子。就在他暗自琢磨着“是不是该放慢脚步”时,越来越多的村民也积极加入到守护草原的行动中,有人主动接过他磨旧的工具,每日沿着熟悉的巡查路线清理杂物,有人在放牧时格外留意草场保护,连孩子们都学着他的样子,把路边的塑料瓶捡进垃圾桶,看着越来越多熟悉的身影穿梭在草原上,多才心里也慢慢的踏实了,这份守护也得以延续。他开始把更多精力放在给村民们普及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渐渐地他成为了“环境卫士”宣传员。
风掠过草原,带着新草的清香。看着家乡的环境一天天变得洁净,村民们的环保意识也在悄然提升,多才觉得所有的付出都“值了”。这份守护,就像草原上的河流,不喧嚣,却在一代又一代人的心里,静静流淌,奔向远方。
2025年8月5日,多才被森多镇党委、镇人民政府评为“最美森多人”。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