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服务模式 延伸管理触角——贵南县公安局精准破解基层群众交通违法处理难题
创新服务模式 延伸管理触角——贵南县公安局精准破解基层群众交通违法处理难题
过马营镇西邻木格滩,北望龙羊峡与沙沟乡、东与泽库县接壤,东南与贵德县河西镇、新街乡接壤,南靠森多镇,是贵南县东大门,距离县城89公里,常住人口2.1万,流动人口6千多(占全县总人口的三分之一),国道227线穿城而过,是名副其实的贵南县“副中心”。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发展,辖区群众机动车保有量日益激增,过马营镇、沙沟乡等地群众在处理交通违法时,往返县城耗时长、成本高的问题已成为服务基层群众的痛点。

聚焦急难愁盼,服务下沉打通“最后一公里”,让群众在家门口舒心办事。过马营镇距离县城89公里,沙沟乡距离县城100多公里,群众处理一个交通违章问题,往往是“长途跋涉”花费大半天时间赶路,交通费、误工费负担重,极为不便。针对这一民生堵点,县公安局党委提前谋划、高位统筹,稳步推进基层派出所“交治合一”。一是科学布点,服务网络实现延伸。县公安局党委深入调研分析乡镇人口分布、交通违法量及群众实际需求,积极对接州交警支队,在距离县城最远、交通违法处理需求集中的过马营派出所设立交通违法处理岗。每个岗点配备1名经过县交通管理大队专业培训并授权上岗的专职民辅警,确保“放得下、接得住、办得好”。二是权限下放,高频业务一站办理。明确赋予派出所交通违法处理岗办理权限,涵盖全国非现场违法处理(电子监控抓拍)、现场违法处理、一般程序违法处理(本地区无证、酒驾等违法行为),驾驶证、机动车查询业务及政策咨询等事项。群众只需携带身份证、驾驶证、行驶证,即可在“家门口”的派出所快速完成处理流程,彻底告别“往返奔波之苦”。三是优化流程,智慧赋能提升效率。违法处理岗接入公安交通管理综合应用平台专线,配齐高拍仪、打印机、POS机等设备,实现信息查询、违法确认、文书打印、罚款缴纳“一窗通办、即时办结”。同时,制作通俗易懂的办事指南和流程图,并通过村居微信群广泛宣传,让群众“一看就懂、一来就会、一次办好”。
违法处理岗自6月27日设立运行以来,累计接待群众67人次,占办理同期同类业务总量的42%。村民扎西感慨:“以前去县城处理个罚单,大半天就没了。现在赶个集顺路到派出所几分钟就办好了,省时省力又省钱,这才是实实在在为我们老百姓着想!”
强化源头治理,执法前移筑牢“安全防护网”,促进沿线事故风险有效压降。过马营派出所交通违法处理岗的设立,不仅是服务的延伸,更是交通安全管理触角向最基层的强力拓展,成为压降乡村道路交通事故的关键支点。一是精准宣教,执法现场变普法课堂。坚持“柔性执法”在处理每一起交通违法时,违法处理岗民警辅警不再是简单地“开单处罚”,而是充分利用与违法当事人面对面交流的机会,结合其具体违法行为,开展“一分钟精准普法”。重点讲解超速、超载、农用车载人、骑乘摩托车不戴头盔等乡村常见违法行为的严重危害性及法律后果,发放图文交通安全宣传单。这种“处理一起、教育一人、影响一片”的方式,极大提升了警示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二是动态感知,风险隐患苗头早预警。违法处理岗民辅警在日常处理业务和接待咨询过程中,能第一时间收集掌握本辖区突出交通违法行为类型、高发时段路段、重点车辆及驾驶人状况等关键信息。第一时间将收集整理好的动态数据,通过内部信息流转机制,实时推送至情指中心、交通管理大队和派出所责任区民警。县交通管理大队据此科学调整路面勤务部署,提升执法精准度;责任区民警则有针对性地开展入户走访、重点车辆摸排和隐患路段巡查,实现风险隐患的“早发现、早干预、早消除”。三是联勤联动,管控效能倍增。“交治合一”模式下,过马营派出所民警在日常治安巡逻、走访工作中,同步肩负起交通安全劝导职责。对发现的轻微交通违法行为,现场进行教育劝导并及时录入系统;对严重违法或事故隐患,第一时间联动交警中队处置。岗点成为交警与派出所警力联动的枢纽,实现了信息共享、勤务互补、执法协同,有效填补了乡村道路警力覆盖的空白点和时间差。
自交警中队及违法处理岗试运行以来,过马营镇辖区及沿线主要乡村道路交通事故呈现“四下降”态势,交通事故总起数同比下降14%,伤人事故下降66%,亡人事故同比下降92.3%,涉农用车、摩托车事故下降尤为明显。沿线村民交通安全意识显著增强,头盔佩戴率、车辆年检率明显提升,乡村道路交通秩序持续向好。
设立交通违法处理岗、深化“交治合一”改革,是县公安局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破解基层治理难题的一次成功实践。实践启示我们,便民惠民是出发点也是落脚点。只有将服务送到群众最需要的地方,解决其最迫切的难题,改革才能获得最广泛的支持与认同。资源整合是提升效能的关键。打破警种壁垒,推动职能融合、资源共享,能有效盘活有限警力,实现“1+1”>2的治理效果,源头治理是压降事故的根本,将管理触角延伸至最基层,强化教育劝导和风险预警,是从根本上预防和减少交通事故的治本之策。
下一步,县公安局将持续深化“交治合一”改革,持续拓展服务功能,探索增加部分车驾管简易业务,强化科技支撑,推广使用移动警务终端进行违法处理与安全宣传。同时,完善考核激励机制,激发基层所队参与交通治理的内生动力,真正将惠民利警的创新模式做深做实,为构建更高水平的平安乡村、助力乡村振兴贡献坚实的公安力量。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