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频道>图片新闻>详细内容

贵南县:学子返乡 用青春力量助力家乡发展

来源:流彩贵南 发布时间:2025-03-23 08:58:18 浏览次数: 【字体:
3月18日下午,贵南县茫曲镇毡匠村村委会里很是热闹。
“您这个表填得不对,拿过来我帮您填。”在茫曲镇毡匠村任职的返乡大学生禹亚辉,忙着帮村民填写光伏公益性岗位协议书和工作考核表,十几个村民将他团团围住。


图片


2024年年底,禹亚辉通过考试正式成为毡匠村的村级事务助理员,从此开始了他“扎根基层,奉献青春”的奋斗之途。
今年自“一宣三促”工作开展以来,禹亚辉用通俗易懂、贴近生活的语言向群众详细讲解中央、省委一号文件中的惠民政策,确保村民听得懂、用得上,打通了政策宣传的“最后一公里”。
 “入职后,我积极参与村级会议,通过‘入户敲门’行动、矛盾纠纷调解、低保入户排查等工作,我逐渐熟悉了村级事务的工作流程,并找到了日后工作的切入点和出谋划策的方向。”禹亚辉笑着说,“为了更好地融入群众,我还努力学习藏语的一些日常口语,村民都夸我进步快。”
 “这孩子工作特别认真,经常到我们家里来问生活上有没有什么困难,大家都很喜欢他,也很支持他的工作。”毡匠村村民马录满意地说。


图片


在完善基础服务的同时,禹亚辉聚焦发展集体经济新路径,探索特色种植养殖、农家乐等富民项目。目前,禹亚辉正协助村“两委”制定产业发展规划,获得了村“两委”和村民的认可。
茫曲镇毡匠村党支部副书记何建勇介绍说:“县委组织部下派村级事务助理,为我们村‘两委’注入了新鲜的血液。禹亚辉同志工作认真、踏实,很快地融入了群众当中,为村‘两委’分担了很多工作。”
从高校学子到乡村振兴排头兵,禹亚辉的成长轨迹印证着新时代青年与基层实践的深度融合。在党和国家“乡村振兴人才先行”战略指引下,像禹亚辉这样到村任职的大学生还有很多,他们不断挥洒着智慧和汗水,立足岗位,奋勇争先,让乡村振兴的“美丽蓝图”渐渐成为现实。


图片



贵南县党员电化教育中心主任多杰见参介绍说,近年来,贵南县采取“五个一批”措施,扎实推进大学生到村“任职”工作。通过依法选任村“两委”成员一批、学历素质提升一批、公益性岗位调剂和选聘一批、村级自聘一批,幼教、村医、三支一扶兼任一批,将继续以人才振兴为抓手,谱写乡村振兴新篇章。截至目前,实现村“两委”班子成员及后备村干部中共有大学生176名、覆盖75个村,党组织书记为大学生26人、占比34.7%,“一村一名大学生”覆盖率100%。
一批批返乡任职的大学生正担当起“头雁领航”的责任,他们带着新知识、新观念和新活力投身乡村,成为广大村民的“代言人”、富民兴村的“当家人”、乡村振兴的“带头人”。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