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南县绿色有机农畜产品产业发展稳步推进
贵南县绿色有机农畜产品产业发展稳步推进
近年来,贵南县以创建推进绿色有机农畜产品示范县建设为抓手,立草为业,坚持“种草养畜、保护生态,提高母畜比例、加快牲畜周转”的主导思想不动摇,全面提升农牧业生产组织化程度,加快规模化生产、集约化经营,多措并举, “三农”基础更加稳固,农牧业转型提质增效。
一、主要做法与工作成效
一是产业链不断健全完善。以牦牛、藏羊、青稞和油菜四大产业联盟建设为依托,走好“饲草种植-草产品加工-牲畜养殖-有机肥还田-绿色有机产品开发”的牧繁农育、农牧互补的农牧业循环经济发展路子。大力发展草产业,年均种植一年生牧草12万亩以上,较好地解决了农牧区草畜矛盾这一突出问题。截至目前,累计培育家庭农牧场和合作社404个,特别是组建的贵南县帕诺尔牦牛产业专业合作社联合社,牲畜总量达到2万头只,其中牦牛突破1万头,夏季日产牦牛奶6吨,实现联户经营、抱团发展。全县能繁母畜比例达58%,出栏率达41%,舍饲半舍饲比例达61%。
二是可追溯体系建设稳步推进。持续强化可追溯体系建设,组织召开牦牛藏羊原产地可追溯试点工程建设推进会,明确项目任务目标,强化项目落实责任。在全县20个养殖实体、6个乡镇畜牧兽医工作站和1个屠宰加工企业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监管信息平台建设工作,完成牦牛、藏羊各类追溯体系二维码耳标佩戴21.19万个,同步录入追溯信息21.19万条,实现牦牛藏羊原产地可追溯,确保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三是品牌强县战略提质增速。紧紧抓住全省创建绿色有机农畜产品示范省的机遇,持续推进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及地理标志农产品“二品一标”的发展,巩固有机认证产品9类,有机产品认证合作社16家,认证有机草场面积126.08万亩、有机种植13.79万亩、有机养殖9.3万头只。开展“贵南燕麦”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品牌认定和贵南县沙沟乡汪什科绿色生态种植专业合作社绿色产品认证申报工作。
四是绿色发展局面逐步形成。以发展绿色有机农业为导向,着力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积极开展农药化肥减量增效行动,2020年我县完成化肥农药减量增效行动试点6.5万亩(其中青稞4万亩,油菜2.5万),发放商品有机肥1.6万吨,使化肥、农药使用量分别减少40%和30%,极大程度的提高了全县农业资源的利用效率。持续推进农业废弃物综合治理,加快规模养殖场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雨污分流等基础设施建设,做到计划、组织、人员、措施“四落实”,全县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工作顺利推进。同时引导督促辖区内26家规模养殖场配套建设粪污处理设施,整体性提升全县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截至目前,全县规模化养殖场粪污资源化利用达80%以上,全县农牧区人居环境得到显著改善,农牧民群众生活质量明显提升。
二、存在的问题
一是自然条件相对落后,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弱。有机农畜产品转换期面临减产减收与农牧民增收的双重压力,参与主体信心不足,农牧民发展积极性不高,加之地方财力有限,吸引企业投资的能力较弱,多方利益难以均衡分配。二是人才队伍建设跟不上,创建综合推动力不强。懂生产、懂加工、会经营的专业技术人员严重缺乏,有机畜牧业发展科技信息服务总体还处在比较简单初级阶段,特别是技术服务、市场服务体系不健全,高品质产品鲜为人知、开发和深度研发能力弱,制约了有机产业发展。三是营销经验不足,把握市场规律能力欠缺。由于农牧民群众接受市场洗礼少,创业意识相对不足,市场开拓、市场营销能力较低、经验不足,品牌建设差距大,农牧业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缓慢,有机产品销售渠道不畅,导致产品附加值提升速度始终跟不上市场发展。四是已成型的有机农畜产品宣介力度不够强。宣传面不宽,宣传力度不够,大量富有贵南特色、品质优良的地理标志产品存在“有实无名”、“有名不强”或“优质不优价”。
三、对策建议
一是加大政策支持,强化人才培养力度。不断健全完善绿色有机农畜产品示范省建设扶持政策、引导政策和监管政策,全方位大力扶持经营主体,带动农牧民群众参与积极性,引导多元化力量参与绿色有机农畜产品示范省建设工作。通过下派省级专业性人才进行专项指导、举办专项培训班等方式,加大对基层人才建设培养力度,进一步夯实基层专业人才队伍基础,强化有机产品开发、生产、销售、管理等重要环节的技术能力,打造专业化、规模化人才队伍。
二是健全品牌机制,以共享品牌提高推广。打造全省绿色有机农畜产品“省”字号品牌,建立品牌主体,将全省各地区有机农畜品牌纳为其“子品牌”,健全品牌营销推广机制,解决各地区品牌推广机制不健全、营销力不足等问题,从全省层面辐射带动全省各地区有机农畜产品销售力度,带动主体培育积极性,实现群众产品有销路、能受益、高收益的绿色有机发展新局面。
三是提升产业效益,带动群众参与积极性。充分发挥有机农畜产品的独有效益,通过“省”字号品牌带动基层有机产品的收益效果,强化宣传推广力度,切实让农牧民群众感受到有机产品带来的红利,带动群众参与有机产品发展的积极性,全面构建绿色有机农畜产品发展的新格局。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