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频道>工作动态>详细内容

贵南县突出“八大”重点谋划打造2013年工作新亮点

来源: 发布时间:2012-12-25 08:53:59 浏览次数: 【字体:
贵南县结合学习党的十八大精神,紧紧围绕州委、州政府提出的“四区”建设战略部署,在深入学习、立足县情、广泛调研、集思广益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思路,突出“八大”重点,谋划打造2013年经济社会工作新亮点。
一是深入推进生态农牧业,打造产业化发展新亮点。扩大生态畜牧业示范村覆盖面,全力扶持专业合作组织,积极引进产业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全面落实草原奖补机制和禁牧封育措施,加快生态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大力发展农区设施畜牧业,建设农区标准化养殖小区3个,建立羔羊、犊牛育肥基地各1个。逐步发展高原有机畜牧业。坚持园区引领,万亩豆类生产基地、万亩青稞良种生产基地、万亩油菜生产基地、万亩全膜洋芋生产基地、千亩枸杞生产基地、温棚蔬菜生产基地、龙羊峡库区冷水养殖生产基地“七大基地”,促进农牧业转型提质增效。做大做强做深草产业,围绕草产业示范区园区建设,依托贵南现代草业公司合和贵南草业公司,建立饲草种植基地和牧草良种繁育基地,大力推进草产品精深加工,努力提高草产品转化率,建立全州草产业示范区、辐射青南地区抗灾保畜饲草料储备基地
二是深入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打造项目投资增长新亮点抓住当前政策机遇,准确把握全省建设国家循环经济发展先行区的主要目标任务,精心谋划实施一批投资见效快、关联度大、拉动力强、事关长远发展的水利、交通、能源、信息、城镇公共设施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明年全县计划组织实施项目179项,力争实现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3.8亿元,努力在项目支撑经济发展上实现新突破。突出抓好沙沟和过马营地区高效节水灌溉、茫拉和沙沟地区土地整理等重大项目,在全州打造农田改造和水利设施建设新亮点。进一步加强项目前期工作,多渠道筹措项目前期费用800万元,并出台项目前期费用管理办法,保障重大项目申报及时率和成功率。壮大和培育新兴产业,在抓好传统加工产业的基础上,启动实施计划投资6亿元的过马营镇多拉村50兆瓦光伏并网合作开发项目,加快“两滩”风光能产业园区建设步伐。
三是深入推进特色文化县建设,打造文化事业发展新亮点。出台特色文化县建设实施意见,举办首届藏绣·歌舞民族文化艺术节,创建贵南藏绣网站,努力建成藏绣文化创意园,争取成立县级文联机构,深度挖掘具有地方特色和民族风情的文化资源。全力扶持藏绣、歌舞经济两大特色文化产业,打造贵南“歌舞之乡”、“藏绣之乡”文化品牌。实施文化资源共享工程,抓好文化馆、体育馆、图书馆、农牧家书屋、文化大院等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切实发挥文化阵地作用。积极开展群众性文体活动,活跃节日文化活动,营造文化事业繁荣发展的大氛围
四是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打造美丽贵南建设新亮点。围绕生态文明先行区建设,重点抓好城镇及新农村村庄造林绿化、黄沙头防沙治沙、公益林保护、天然林保护、三北五期等生态建设和保护重点工程,加快灌区节水改造、河道综合治理、龙羊峡库区周边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及水土保持等水资源保护工程,建设黄沙头至塔秀西龙沟绿色长廊。启动实施良好湖泊龙羊峡库区生态建设规划,发展库区生态旅游经济。稳步推进文明贵南建设,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建设城美、村美、人更美的幸福贵南。
五是深入推进城镇化建设,打造城乡发展一体化新亮点把城镇化建设的着力点由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向精细化管理转变,开展城镇管理年活动,加强城镇创卫工作,实施城镇绿化、亮化、美化、净化及建筑节能改造工程,提升城镇品味和综合承载能力。实施城镇改造提升工程,加强城镇供排水、污水管网、道路改造、集贸市场、休闲广场、公益设施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森多乡撤乡建镇步伐,建成一批具有民族特色、地域特色、时代特征和文化特质的高原风情小镇。扎实推进新农村新牧区建设,重点实施沙沟查纳、过马营直亥等5个示范村建设,全力打造一批新农村新牧区建设示范亮点。
六是深入推进社会各项事业,打造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新亮点。加快推进全县中小学标准化建设步伐,进一步改善村级学前教育办学条件,精心打造学校管理、教学课程、校园文化等方面的新亮点围绕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施医疗机构达标提升工程,改扩建标准化村卫生室20所。创新县乡医疗机构内部管理机制和便民服务措施,扩大村卫生室网络“一卡通”覆盖面,全面推行先住院后结算制度,巩固全国中藏医药先进县建设成果。进一步巩固提高城乡低保、养老、失业、工伤、医疗、生育保险覆盖面,构筑社保“安全网”,实现城乡社会保障全覆盖。积极探索建立惠民便民机制,实行涉农资金“一卡通”、“一卡三通”、“三民一卡”等制度。深入开展全民创业再就业行动,完善全民创业就业服务体系,扎实做好高校毕业生、复转军人、城镇就业困难人员、农牧区转移劳动力就业工作,规范临聘人员聘用、考核、退出工作加大扶贫开发力度,建立项目扶贫、产业扶贫、社会扶贫的“大扶贫”机制,抓好扶贫整村推进、连片扶贫开发和易地扶贫搬迁项目,加快文化路综合市场建设项目,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
七是深入推进社会管理创新,打造平安贵南建设新亮点。以全州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为契机,推进社会管理体制机制创新,整合司法、公安、综治、信访、残联等执法单位和逐级工青妇的工作力量,健全完善县、乡、村、社区解决利益协调机制、社会风险评估机制、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机制、群众利益所求表达机制,推进社会管理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建立人民调解和信访工作对接联动机制、信访工作制度等,妥善解决信访突出问题,消除各类不稳定因素。切实加强社区建设和管理,扩大网格化管理范围。建立视频监控与县公安局指挥中心终端管理平台联网对接系统。深入开展农牧区形势政策教育、法制宣传教育和感恩教育,增强群众的爱国、守法、感恩意识。
八是深入推进政府作风建设,打造为民务实廉洁政府新亮点。结合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积极开展政府系统“转作风、谋发展、促落实、树形象”主题实践活动,创新联系基层服务群众工作机制,。加大政府工作的督查、问责、绩评力度,严格落实责任追究制,完善绩效考核评价体系。切实加强政府系统效能建设,树立良好的政府形象。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