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频道>工作动态>详细内容

贵南县移民安置工程呈现四大明显成效

来源: 发布时间:2009-12-15 09:40:48 浏览次数: 【字体:
2009年12月10日
  
贵南县把水库、生态、小型调庄三大移民工程作为改善群众生存环境、增加群众收入、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一项惠民工程,本着“因地制宜,统筹规划,改善条件,方便群众”的总体要求,坚持移民安置点“三靠近、两方便”(即:靠近交通沿线、靠近生产用地、靠近集镇;方便就医,方便孩子就学)的选址原则,合理布局,精心设计,加强基础工程建设,落实耕地或生产用地,为移民群众创造良好的生存环境,提供长期充足的生产资料,全县各项移民工程取得明显成效。一是改善了生存条件。在坚持各移民搬迁安置政策的前提下,结合新农村新牧区建设的总体要求,对安置点群众住房、卫生室、党团活动室及村庄道路等统一规划,加强水、电、路及供排水、广播电视、通讯网络等基础设施建设,切实做到设计合理、布局整齐、村容整洁,有效改善了移民群众的生存环境和住房条件,为他们长期在移民点生产生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二是创造了就业空间。把龙羊峡水库的汪什科五社和拉西瓦水库的多拉、达拉、日安秀麻及生态移民的切扎、沙加共六个村集中安置在过马营镇周边,把龙羊峡水库的关塘和德茫两村集中安置在距贵德县城两公里处,把生态移民的卡加、完秀两个村集中安置在黄沙头西久公路沿线,为他们发展小规模经营和进城经商、务工创造了区位优势。三是促进了非农收入。利用各移民安置点区位优势,千方百计与当地协调解决商业用地,积极动员群众在西久公路沿线建设商铺,鼓励和引导他们从事牛羊育肥业、奶产业、餐饮、小商品批发零售、机动车辆修理、停车住宿等二、三产业,为他们增加非农收入创造宽松的环境。四是整合了社会资源。各安置点党团活动室、学校、卫生室、通讯设施、电视网络等基础得到完善,集中办学、集中行医规模进一步扩大,移民群众人人可方便就学和看病,彻底解决了以前居住分散时吃水难、用电难、行路难、看病难、群众子女就学难等老大难问题。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