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长者版>政策>详细内容
索引号: 发布机构:
生效日期: 2021-11-11 废止日期:
文 号: 所属主题: 政策
索引号:
发布机构:
生效日期: 2021-11-11
废止日期:
文 号:
所属主题: 政策

【援建路上见初心】心向远方 最忆是贵南

来源: 发布时间:2021-11-11 浏览次数: 【字体:

十一年前,江苏省扬州市积极响应党的号召,怀着赤诚之心,把对口支援的足迹深深地印刻在贵南大地。对口援建如一缕和煦的春风吹进了雪域高原。
今天,就让我们听听扬州市仪征市融媒体中心传媒发展部副主任高俊的贵南人才援建之行感受。

如果把人生比作旅程,37天只是其中微乎其微的一段路途。在大美青海的37天,却照亮了前行的路,让我永生难忘。

开展东西部扶贫协作和对口支援是党中央从大局高度制定的重大决策部署。2016年开始,从仪征市领导到教育、环保、文化、广电、医疗卫生、工程建设等各领域多位人才,他们响应号召,奔赴青海省贵南县开展对口支援工作,满怀热忱,心怀民意,为贵南的发展尽心尽力。和同事维国、盛巍和陆先友也先后奔赴高原,参与对口支援。难忘的贵南之行,我付出的微不足道,收获却很多。


2019年7月28日,正是青海贵南最美的时候,我第一次踏上青藏高原,踏上这片神奇的土地!飞机降落在西宁曹家堡机场,没有高反,心里很踏实。从西宁回贵南,过马营一片特别特别漂亮的油菜花田在车窗外蔓延。停车,操控无人机升上了天空,拍下了绚烂的美景和美景里的四条汉子。我的黝黑天生俱来,照片上的我面庞黑亮毫不违和,就像已在高原生活很久。


到贵南,确实像回到家一样。县里精心准备了宿舍,生活用品一应俱全。贵南广播电视台马台长尤其贴心,一日三餐妥妥安排,还照顾我的饮食习惯,请食堂马大姐每餐加做一道汤。可口的酸奶、喷香的牛羊肉…每一顿我都吃的特别香。

贵南县城一路向西,草原上的塔秀乡有个巴塘新村,是原巴仓农场所在地,上世纪60年代,有一位和雷锋、黄继光齐名的英雄,他叫门合,他奋不顾身扑到即将爆炸的炸药上边,保护了27位群众,自己壮烈牺牲。到贵南,我的具体任务就是和贵南台同仁一道,挖掘英雄背后的故事,一个月时间内完成一部专题片,以弘扬英雄精神,壮大全县人民脱贫攻坚的信心和力量。英雄牺牲的年代已经久远,各类资料非常缺失。还有哪些历史见证人健在?如何还原英雄的面目?从什么样的点切入?专题片的结构怎样构建?一切都是未知,时间紧,任务重,却无从下手,我真正感受到了压力。

压力更是动力,马台长和贵南台各位同仁超强的行动力更是给了我信心。经过几天的探讨、策划,我们制定了一套详细的拍摄计划,并抽调贵南台骨干力量组成拍摄小组。首先赶往英雄牺牲地巴仓农场,如今这里建起了门合纪念馆。我们把馆里现有的图片和物件等资料过细了一遍。纪念馆工作人员随口说的一句话引起了我们注意,他说门合女儿一行刚刚从这里离开。得知消息,马台立即联系上了门合女儿。通过她,又联系上了门合连的几位老前辈,直至找到了门合当年的卫生员以及几位亲历者。我们便马不停蹄到西宁、西安、渭南采访门合生前老战友,到塔秀乡、茫拉乡走访村民,策划了被救群众和门合连老战士回访巴仓农场活动,搜集了大量珍贵的史料,英雄的形象越来越清晰,创作素材越来越丰富。整理采访、脚本打磨、配音配乐、剪辑合成、审片修改……忙碌而充实的一个月,专题片如期完成。

通过这次创作,我也深刻体会到:我们在采访做节目的时候总是会碰到各种瓶颈和困难,这时候最重要的就是多一点耐心、多一点细心,再钻一钻、挖一挖,就会有意想不到的发现。当行动起来,解决一个个难题的时候,你就会不断积累信心,一步步向前进。

贡哇、达芒、麻各塘、索南、秀毛吉、达热,这些地名和人名以前都觉得拗口,现在却有了具体的表象,记者就是这么神奇的职业,让模糊的影像渐渐清晰起来;见到了大草原的广阔,见证了高原天空的深远,更觉得人类的渺小。肉体的渺小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眼界的狭窄和无妄的自大,所以,新闻人更应该敬畏自然、敬畏真实,真实是最打动人心的力量。

在贵南,还有一个收获就是感受到了我们贵南人民的淳朴,特别是贵南台同仁对工作的全身心投入。那种热情让你感动,他们拍情景剧、做藏语MTV、拍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题片,为了一个画面、一个字体都要反复推敲,能感受到他们对于这片土地、对这份工作深沉的爱。
还有深切感受的,就是贵南同仁条件不足创造条件,不怕苦不怕累那种钻劲。贵南地域辽阔,有时候拍一条新闻,要开车半天甚至一整天,还要克服路况不好、天气干扰等意外情况。在设备不足的情况下,他们依然能够做出不错的作品,说明只要用心,一切都不是阻隔。如今的贵南广播电视台,已经升级为融媒体中心,有了功能齐全的演播大厅,摄录编播设备更新换代,大屏小屏联动,传播方式多元。

新闻人就是要不断探寻,探寻的习惯深入骨髓以后,你会渐渐发现,所见所听所想都更加丰富多彩了,你的人生经度和纬度都在不断扩展。贵南和仪征,虽然相隔2000多公里,但隔不断心连心,两地融媒人,都在一起向前!
2019年7月28日到9月2日,很幸运拥有这37天,在大美青海,在流彩贵南,那里的风景广阔高远,那里的美食滋味悠长,那里的人们真挚旷达,那里的点点滴滴,都镌刻在了记忆深处。
我的同仁维国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是先贤教育我们探求世界、认知自我的最好方式,一次短暂的贵南之行,对于我是重要的成长历程,至今难忘。
我的同仁盛巍说:路虽千里远,心在咫尺间。大美青海,最美贵南。
我的同仁陆先友说:蓝天白云,星辰大海;人生最忆处,最忆是贵南。
我想说:贵南的天碧空如洗,茫拉河的水清透见底,做一个澄澈的人,心向远方,再出发!



【打印正文】
分享到:
【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