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长者版>政策>详细内容
索引号: 发布机构:
生效日期: 2018-06-01 废止日期:
文 号: 所属主题: 政策
索引号:
发布机构:
生效日期: 2018-06-01
废止日期:
文 号:
所属主题: 政策

贵南县2017年第二批切块农牧业发展资金建设项目

来源: 发布时间:2018-06-01 浏览次数: 【字体:

贵南县2017年第二批切块农牧业发展资金建设项目

管理单位:贵南县农牧和科技局

实施单位:贵南县农牧和科技局

实施年限:2017年9--2018年9

二〇一七年



第一章    

第一节  项目概要

一、项目名称:贵南县2017年第二批切块农牧业发展资金建设项目

二、项目县级主管单位:贵南县政府

三、项目承担单位:贵南县农牧和科技局

四、项目负责人:杨振海

五、项目实施单位:草原站、质监站、农科所、兽医站、农经站、农机管理站

六、项目建设地点:沙沟乡、森多镇、茫曲镇、茫拉乡、过马营镇、塔秀乡及黑羊场。

七、建设期限:2017年9月-2018年9

八、建设内容及规模:

(一)、农牧业生产发展项目

1、露地蔬菜补贴4000亩

2、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

    3、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

4、农作物病虫害监测

5、耕地质量等级变更调查项目

6、农作物原良种繁殖项目

7、家庭农牧场奖补资金

8、保护性耕作补助项目

9、畜禽良种工程

10、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项目

11、新型经营主体基础设施建设

(二)、农业资源及生态保护项目

    1草原奖补绩效奖励资金

2、春季休牧及舍饲养畜技术示范试点

(三)、动物防疫补助项目

    1、贵南县动物防疫补助项目

九、投资与资金筹措:

1、投资概算项目总投资1453.5万元

2、资金筹措:省级2017年第二批切块农牧业发展资金安排1453.5万元,不足部分由建设单位自筹。

十、建设效益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实现粗放经营向集约化转变,在保护生态的前提下,合理利用草地资源,建立起统一管理、统一经营、统一轮牧制度、统一配种、统一育肥、统一防疫、统一加工、统一销售的股份制草地生态畜牧业生产经营模式;畜牧业增长方式得到有效提升。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明显提高,牧业实现持续增产,牧民收入渠道有效拓宽,牧民经济收入的显著提高,使草地生态畜牧业得到可持续发展。

第二章  项目区基本情况

第一节  自然环境条件

贵南县位于青海省东北部,地处西倾山和黄河之间,属共和盆地,隶属海南藏族自治州。地理位置在东经100°13′~101°33′,北纬35°09′~36°08′之间。东西长122km,南北宽109km,土地总面积997.47万亩,其中天然草原面积851.64万亩,可利用草原面积813万亩,完成草原承包面积813万亩,禁牧草场449万亩。贵南县是一个以牧为主,农牧结合县,县境内大部分地区海拔在3000~3500m之间,相对高差2789m。属高原大陆性气候,四季不明,昼夜温差大,年平均气温2.3℃,无霜期平均96天。光照充足,太阳辐射强烈,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907.8h,年降水量350~484.6mm之间,年均蒸发量1378.5mm。

第二节  社会经济条件

贵南县共辖6个乡(镇),其中纯牧业乡(镇)3个,共有75个村,其中牧业村35个,家庭农牧场134个。全县共有农牧户14368户(牧业户8632户),人口61800人(牧业人口39611人)。截止2016年全县有耕地面积44.02万亩,退耕还林草面积28.3万亩(其中:多年生人工草地面积15万亩,生态林面积13.3万亩)。2015年全县农牧业总产值95042.54万元,其中牧业产值58980.86万元,占农牧业产值的62.05%,农业产值36061.68万元,农牧民人均收入7711.29元。

第三章  建设原则与目标

第一节  基本原则

一是坚持规划先行、集约集聚的原则。项目要立足资源优势和发展优势,不断优化产业布局,提高主导产业集中度、加快形成优势突出、特色鲜明、要素集中、科学合理的农牧业生产布局。

二是坚持突出重点、分层推进的原则。项目建设要充分考虑不同地区的自然条件、生态类型和社会发育程度,采取不同的发展策略和建设模式,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分步推进。

三是坚持农牧民为主体,政府引导、市场运作、企业参与相结合的原则。进一步提高群众认识水平,通过政策引导、行政适度干预,鼓励农牧业龙头企业积极参与,整合各部门资源和力量,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形成全社会、各相关部门协力推进的良好氛围。

四是坚持尊重农牧民意愿,切实维护农牧民利益的原则。严格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合理引导土地(草场)流转,以合作社为基本载体,通过分工分业,促进畜牧业生产方式和发展方式转变,减轻草场压力,实现人、草、畜平衡发展。

第二节  总体目标

通过项目投资和政策扶持,加大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培育高原特色新型经营主体,走种供销一体化的生态农牧业产业化之路,加大无公害、绿色和有机食品基地认证和开发力度,提高农畜产品的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推动高原生态农牧业升级转型。项目通过发展种草养畜、规模化养殖、农作物良种培育、以及新农业技术推广,促进项目区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协调可持续发展,项目区畜牧业增长方式得到有效转变,饲草料及农作物秸秆科学调制利用水平及畜牧业综合配套技术应用水平明显提高;牧民收入渠道有效拓宽,项目区农牧民人均纯收入高于全县平均水平5-10个百分点,生产质量得到明显提高,实现项目区内农牧业功能多元化、要素配置集约化、技术推广高新化、经营方式产业化、生态环境优美化和农牧民生活富裕化。

第三节  建设原则

一、坚持政策引导与牧民自愿相结合、国家投资与群众自筹相结合的原则;

二、坚持统一规划、因地制宜、突出重点、分步推进的原则;

三、坚持谁受益、谁管护的原则;

四、坚持生态、社会、经济效益并重的原则;

五、坚持采取统一标准,群众自建相结合的原则。

第四章  建设布局、内容及规模

第一节  建设布局

项目根据精准扶贫、群众自建相结合的原则,主要布局在贵南县2016年至2018年贫困村退出计划中的沙沟乡:德茫村、赛尔塘村、拉扎村、郭列村、关塘村;过马营镇:切扎村、角色村、麻什干村、直亥村、沙加村;森多镇:加尚村、完秀村、斗龙村、日茫村;茫曲镇:加土乎村、昂索村、毡匠村、达玉村;茫拉乡:江当村、上洛哇村、郭拉村;塔秀乡:塔秀村、达龙村、贡哇村、巴塘新村;黑羊场等6乡镇中实施。

第二节  建设内容和规模

一、农牧业生产发展项目

1、露地蔬菜补贴4000亩

专业合作社种植露天蔬菜规模化生产示范基地2000亩,农户种植露天蔬菜面积2000亩,其中茫曲镇1300亩;沙沟乡400亩、过马营100亩、茫拉乡200

2、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

    在全县范围推广高效养殖技术、青稞田杂草控制技术、燕麦混播青贮技术,建设示范基地4个,开展技术人员业务培训,带动示范户210户。

3、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

    对全县范围内各蔬菜生产基地进行农药残留抽样监测,抽样监测样品2000批次。

4、农作物病虫害监测

    全县共建立专业化重大病虫害监测示范点一个,病虫害防治任务1万亩,分别在全县4个乡镇实施;农区统一灭鼠监测防控1万亩。

5、耕地质量等级变更调查项目

在全县抽取土样40个,其中常规土样化验36个,中微量元素土样化验4个。

6、农作物原良种繁殖项目

    建立麦类品种繁殖基地1500亩,优质蚕豆良种繁殖基地500亩,油菜良种繁殖基地500亩。

7、家庭农牧场奖补资金

对获得2017年省级家庭农牧场示范社安排扶持资金5万元。

8、保护性耕作补助项目

       全县安排保护性耕作补助5万亩,每亩补助4元。

9、畜禽良种工程

安排畜禽良种工程补助资金36万元。

10、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项目

重点支持的农机作业服务项目:实施区域选在集中农作物连片种植的贵南县过马营镇实施青贮收获0.5万亩、秸秆还田0.5万亩;森多镇实施青贮收获0.5万亩、秸秆还田0.5万亩;塔秀乡实施青贮收获0.5万亩、秸秆还田0.5万亩。

12、新型经营主体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扶持农牧民专业合作社5家、家庭农牧场6家。

二、农业资源及生态保护项目

    1、草原奖补绩效奖励资金

储草棚建设1万平方米,青储窖建设0.6立方米,高标准牧草基地1万亩,青南牧区越冬饲料储备运费4万元。

2、春季休牧及舍饲养畜技术示范试点

休牧冬春草场20万亩,舍饲圈养放牧家畜8.16万个羊单位。其中:贵南县森多镇嘉仓生态畜牧业合作社0.62万个羊单位(包括扎什格村示范户),休牧冬春草场2.8万亩;贵南县塔秀乡雪域诺央生态畜牧业专业合作社1.278万个羊单位,休牧冬春草场2.8万亩;子哈村黑藏羊繁育专业合作社0.102万个羊单位,休牧冬春草场2.5万亩;青稞羊村生态畜牧业专业合作社2.38万个羊单位,休牧冬春草场4.4万亩;贵南县藏羊之府生态畜牧业合作社0.46万个羊单位,休牧冬春草场3万亩;直亥村生态畜牧业专业合作社3.32万个羊单位,休牧冬春草场4.5万亩

三、动物防疫补助项目

建设内容主要包括:加强口蹄疫、小反刍兽疫等动物重大疫病防控抓好包虫病与布病防治开展免疫抗体检测与延伸绩效管理开展动物强制扑杀工作强化动物卫生执法强化屠宰行业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进一步规范化151名村级防疫员工作补助以及病死生猪无害化处理补助的发放工作等。

第五章  技术方案

第一节   技术参数

1、相关土建工程技术质量标准依据国家和青海省相关《土建工程施工技术规范》执行;

2、良种畜繁育按照DB63/T546.3—2005标准实施;

3、良种畜引进按照《DB63/T549-2005种畜禽引进推广技术规范》的地方标准实施;

4、机械购置按照/T 7314-2007标准实施;

5、养殖场及畜棚建设按畜牧行业标准实施。

第二节  建设方式

为了便于项目管理,确保工程质量和进度,减轻群众负担,结合生态畜牧业和家庭牧场基础设施建设实践经验进行修建。本项目由县农牧和科技局监管、县草原站、质监站、农科所、兽医站、农经站、农机管理站技术支撑,各乡镇具体组织实施,各家庭牧场、专业合作社具体建设施工,采取统一标准,统一规格的钢架和砖混结构,群众自建的方式进行修建,不采取招投标;补贴类项目由相关业务部门负责建设户名单、现场测量、登记造册,验收,发放补助款

第六章 投资概算和资金筹措

第一节   概算依据和投资标准

一、概算依据

1、省财政厅《关于下达2017年第二批切块农牧业发展资金的通知》(青财农字【2017】1553号)

2、贵南县财政局《关于下达2017年第二批切块农牧业发展资金的通知》(南财农【2017】609号)

3、各项设施建设钢材、水泥、砂石、运费和人工费等按当地现行市场价格计算;各类补贴项目按实施方案补助标准发放

二、资金筹措

项目总投资1453.5万元。其中

(一)、农牧业生产发展项目389.5万元

1、露地蔬菜补贴4000亩,每亩200元,计80万元;

2、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安排资金70万元;

    3、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10万元;

4、农作物病虫害监测,3万亩,9万元;

    5、耕地质量等级变更调查项目,取土样40个,4万元;

6、农作物原良种繁殖项目,2500亩,计25.5万元;

7、家庭农牧场奖补资金,每个5万元,计5万元;

8、保护性耕作补助项目,5万亩,每亩补助4元,计20万元;

9、畜禽良种工程补助资金36万元。

10、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项目,青贮收获1.5万亩、秸秆还田1.5万亩,每亩补助24.34元,计73万元;

13、新型经营主体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扶持农牧民专业合作社5家、家庭农牧场6家,每个扶持资金5万元,计55万元;合计57万元。

二、农业资源及生态保护项目924万元

    1、草原奖补绩效奖励资金

储草棚建设1万平方米,每平方米200元,计200万元;青储窖建设0.6万立方米,每立方米600元,计60万元;高标准牧草基地1万亩,每亩160元,计160万元;青南牧区越冬饲料储备运费4万元;合计424万元。

2、春季休牧及舍饲养畜技术示范试点500万元

三、动物防疫补助项目140万元

第八章  效益分析

第一节  经济效益

推过春季休牧及舍饲养畜技术示范试点项目的实施牧草产量增加30%以上,新增牧草3000万公斤,新增产值3000万元以上,同时可从根本上解决项目区放牧家畜冬季缺草问题;平均每个羊单位增重2公斤,新增牛羊活重16.32万公斤,新增产值1472万元以上,草地畜牧业生产步入良性循环,项目区牧民收入会显著增加

第二节   社会效益

在天然草地“忌牧期”和放牧家畜的“春乏”期进行全舍饲圈养,从根本上解决了长期以来限制青藏高原草地畜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使示范区的草地畜牧业步入良性循环。通过人工草地与天然草地的置换理论的应用与实践,可有力推进我县农区和农牧交错带的饲草料产业的发展,为我县草原补偿和粮改饲工程进一步实施开拓新的思路和途径

第三节   生态效益

通过春季休牧及舍饲养畜技术示范项目,草地牧草植株高度、植被盖度、牧草产量均为主要的草地生态指标,是草地质量和退化等级的判断指标。亩均提高产草量30%-40%以上,草地牧草植株高度平均增高15%左右,盖度平均提高10%以上。春季过牧现象有效解决,草地生态指标得到明显的改善,冬季缺草问题得到缓解,草地生态系统趋于良性循环。

极大地推动草原禁牧的实施,改善生态环境,保护农牧民群众的身心健康,推进农牧业标准化工程,发展生态农牧业、循环农牧业、设施农牧业,提高生产销售水平,促进农牧业全面发展的新农牧区建设。

第九章  项目组织管理

一、项目组织管理

为加强项目管理,确保项目顺利实施,保证按期、按质完成项目建设任务,由县农牧和科技局进行项目实施,负责协调和解决项目建设及资金使用中遇到的重大问题,并定期、不定期对项目建设情况进行督促、检查。草原站、质监站、农科所、兽医站、农经站、农机管理站负责具体建设,土建工程严格按照项目实施方案要求由专业合作社自行建设,仪器设备严格按照产品质量认证标准进行采购,由县主管部门验收合格后拨付资金,确保各有关单位保质保量完成项目建设任务。

    一、组织领导

为了加强对贮草棚建设项目的组织管理,保障建设项目有效运转并充分发挥建设效益,成立项目指挥领导小组和技术指导小组,实行统一领导,统一组织,分级管理的管理体制。明确第一责任人和直接责任人,对项目实施具体管理。同时,建立目标责任制,签订目标责任书,建设任务层层分解,责任落实到人,保证工程项目的顺利实施。

    二保障措施

(一)、项目资金管理

根据《农业基本建设财务管理办法》及有关财务制度和本项目建设要求,切实加强对项目建设资金的使用管理,专账管理,专款专用,专人负责,实行报账制。项目完成后,对项目资金的使用情况接受审计部门进行审计与监督,确保项目资金专款专用,同时积极做好配套资金的落实工作。

(二)、搞好协调与技术服务

建立健全县乡村三级技术服务体系,认真开展技术服务,切实解决建设项目中出现的技术难题,不断总结经验,查缺补漏,确保项目建设更具群众性、引领性和示范性。围绕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牧业的总体要求,大力引进、试验、示范新品种、新技术,使项目区成为现代农牧业生产与新型农牧业产业培育的样板区。

(三)、项目监管措施

项目区要明确建设规模、建设内容、生产效益、技术措施、行政和技术负责人。运行管理上,实行“目标考核、动态管理、能进能退”的考核管理机制。有关部门成立督导组,对项目区建设项目进行督导和监管,及时掌握工作进展情况,对在建设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要及时研究,及时反馈信息,提出解决办法。同时,严格实行项目管理和财务监管措施,确保工作进度,确保资金安全,确保项目质量。

附:1、贵南县2017年第二批切块农牧业发展资金建设项目基本情况表

2、贵南县2017年第二批切块农牧业发展资金建设项目安排表

3、贵南县2017年第二批切块农牧业发展资金建设项目投资计划表

项目基本情况表

项  目

基  本  情  况

项目名称

贵南县2017年第二批切块农牧业发展资金建设项目

承担单位

贵南县农牧和科技局

负责人

杨振海

建设地点

沙沟乡、森多镇、茫曲镇、茫拉乡、过马营镇、塔秀乡及黑羊场

建设期限

2017年10月-2018年10月

预算投资

 项目总投资1453.5万元,其中第二批切块农牧业发展资金1453.5万元,占总投资的100%;

建设

内容

规模

一)、农牧业生产发展项目1、露地蔬菜补贴4000亩2、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3、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4、农作物病虫害监测5、耕地质量等级变更调查项目6、农作物原良种繁殖项目7、家庭农牧场奖补资金8、保护性耕作补助项目9、畜禽良种工程10、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项目11、新型经营主体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二)、农业资源及生态保护项目1、草原奖补绩效奖励资金2、春季休牧及舍饲养畜技术示范试点

(三)、动物防疫补助项目1、贵南县动物防疫补助项目

经济

社会

效益

通过项目建设,在天然草地“忌牧期”和放牧家畜的“春乏”期进行全舍饲圈养,从根本上解决了长期以来限制青藏高原草地畜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使示范区的草地畜牧业步入良性循环。通过人工草地与天然草地的置换理论的应用与实践,可有力推进我县农区和农牧交错带的饲草料产业的发展,为我县草原补偿和粮改饲工程进一步实施开拓新的思路和途径。大力扶持一批经营良好、有发展潜力,带动辐射作用明显的新型经营主体,结合草原禁牧政策方案的实施,有效转变畜牧业生产经营方式。

       项目投资预算明项目投资预算明细表

序号

明细项目

预算资金

(万元)

资金来源(万元)

备注

补助

自筹

农牧业生产发展项目

389.5

389.5

1

露地蔬菜补贴

80

80

2

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

70

70

3

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

10

10

4

农作物病虫害监测

9

9

5

耕地质量等级变更调查

4

4

6

农作物原良种繁殖项目

25.5

25.5

7

家庭农牧场奖补资金

5

5

8

保护性耕作补助项目

20

20

9

畜禽良种工程

36

36

10

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

73

73

11

新型经营主体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57

57

农业资源及生态保护项目

924

924

12

草原奖补绩效奖励资金

424

424

13

春季休牧及舍饲养畜技术示范试点

500

500

动物防疫补助项目

140

140

14

动物防疫补助

140

140

合计

1453.5

1453.5

【打印正文】
分享到:
【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