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长者版>政策>详细内容
索引号: 发布机构:
生效日期: 2020-10-27 废止日期:
文 号: 所属主题: 政策
索引号:
发布机构:
生效日期: 2020-10-27
废止日期:
文 号:
所属主题: 政策

塔尔寺

来源: 发布时间:2020-10-27 浏览次数: 【字体:
 
 

  塔尔寺藏语称“衮本贤巴林”,意为“十万狮子吼佛像”的弥勒佛寺。位于青海省湟中县鲁沙尔镇莲花山,距省会西宁市26公里。是藏传佛教“善规派”(俗称“黄教”,又音译为“格鲁派”)的圣地,也是这一教派创始人宗喀巴大师罗桑扎巴 (1357——1419) 的诞生地。
  相传宗喀巴大师诞生时其母剪脐带滴血的地方,长出了一株白旃檀树,树上十万片叶子,每片叶子上自然显现出一尊狮子吼佛像(释迹牟尼神像的一种),“衮本”(十万身像)的名称就源广泛于此。宗喀巴去西藏学法6年,其母香萨阿切思儿心切,让人捎去了一束白发和一封信,要他回家一晤。宗喀巴为佛教事决意不返,给母亲和姐姐各捎去自画像和狮子吼佛像一幅,并写信说:“若能在我出生的地点用十万狮子吼佛像和菩提树(指宗喀巴出生处的那株白旃檀树)为胎藏修建一座佛塔,就如与我见面一样”。1379年(明洪武十二年)香萨阿切在众信徒的支持下建塔,取名“莲聚塔”,之后便是塔尔寺最早的宗教建筑物。1560年(明嘉靖三十九年)禅师仁钦宗哲坚赞于塔侧建一小禅房。1577年(明万历五年)又在此基础上建弥勒殿,由于是先有塔,而后有寺,故人们将其称为塔尔寺,这便是塔尔寺汉族名称的由来。
  塔尔寺还设有显宗、密宗、时轮、医明四大学院和欠巴扎仓,研习佛学和藏语言、文字、天文、历史、医药、舞蹈、雕塑、绘画、建筑等各方面的知识,并于1827年(清道光七年),创建该寺的印经院,所印藏文经典及各种著述畅销各地。塔尔寺还收藏着多达万件的珍贵文物。四百多年来,所珍藏的各种玉器、铜器、银器、珊瑚、景泰蓝制品、古式钟表、高级餐具、饰物、象牙、竹木雕刻等文物,可以说是塔尔寺“三绝”之外的又一绝了。塔尔寺每年农历正月、四月、六月、九月分别举行4次全寺性的大型法会,称之为“四大观经”,是寺僧向诸佛菩萨献供、祈愿、诵经的法事活动。会上,除进行固定的宗教仪式外,还有跳欠、晒佛、转金佛等活动,尤以跳欠和晒大佛活动最引人注目。此外还有农历十月二十五日宗喀巴圆寂的“燃灯五供节”和年终的送瘟神活动,吸引了不少香客游人。
  塔尔寺是祖国珍贵的文化遗产,体现了数百年来汉、藏文化的交融和民族的团结合作,是藏、汉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1961年3月被国务院颁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今天,由于人民政府历年来的拨款修葺,使这座蜚声中外的古刹焕发了新的光彩,成为青海省最主要的旅游景点之一。

塔尔寺三绝
  塔尔寺诸佛殿装饰的堆绣、壁画和酥油花,被人们称为艺术“三绝”,其中尤以酥油花最为有名。酥油花是用酥油塑制而成。酥油晶莹洁白,松软细腻,容易调合各种颜料,塑成各种珍奇的艺术花朵。塔尔寺的酥油花集塑雕艺术之大成,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水平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而且规模宏大,内容也丰富多彩。有花红叶绿的百花异草,有千姿百态的珍禽异兽,有景色壮丽的山水图画,有小巧玲珑的亭台楼阁,有栩栩如生的人物肖像,还有许多取材于历史和神话传说的故事等。每年农历正月十五日,是塔尔寺一年一度的酥油花灯会。届时,喇嘛们将精心制作的酥油花摆到寺外广场,让成千上万的人们观赏。许多人为了一睹酥油花的丰彩,不辞辛苦,千里迢迢来到塔尔寺参加灯会。
  壁画:是各个殿宇墙壁上绘画,它大多绘于布幔上,也有的直接绘于墙壁和栋梁上。壁画的染料采用天然矿物质原料,因此具有色泽鲜艳,经久不变的特点。塔尔寺的壁画属喇嘛教画派,因此具有浓厚的印、藏风味。壁画内容,人物主次多属密乘教义,画面构想巧妙,布署适然,色调和谐,工艺精湛,手法细腻。
  堆绣:是塔尔寺独创的藏族艺术之一。它是用各种色彩艳丽的绸缎剪成各种佛像、人物、花卉、鸟兽等,然后以羊毛或棉花之类充实其中,再绣在布幔上。因此有明显的立体感,看上去,层次分明,栩栩如生。内容大都取材于佛教故事和宗教生活等。塔尔寺的堆绣制作精细,构图生动别致,色泽繁富绮丽,为美术界所称道。

 

【打印正文】
分享到:
【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