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南县自然资源和林业草原局:以作风之变破难题 以实干之举解民忧
贵南县自然资源和林业草原局:以作风之变破难题 以实干之举解民忧
自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开展以来,贵南县自然资源和林业草原局坚持以学促干、学用结合,聚焦群众反映强烈的游牧民定居点不动产权证办理、关塘村及德茫村七社宅基地确权办证等历史遗留问题,以转作风、提效能为抓手,深入一线破解难点堵点,取得阶段性成效,切实提升群众获得感。

聚焦痛点难点,精准把脉历史遗留问题堵点
关塘村、德茫村七社宅基地确权涉及原沙沟乡与贵德县北山湾跨区域搬迁,需协调两县在违法用地查处、草原征占用、耕地占补平衡等政策衔接及部门职责交叉问题;南台路游牧民定居点因无法确定土地来源,产权大证迟迟未办理,导致办证滞后。此两类问题因时间跨度长、涉及政策衔接复杂、跨区域协调等因素,化解难度突出。
(一)关塘村、德茫村七社宅基地确权,跨域联动啃下“硬骨头”。一是强化跨域联动,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多次带队赴贵德县实地对接,直面违法用地查处、耕地占补平衡等核心问题,确保协商聚焦群众产权诉求;打破部门壁垒,联合印发《关于成立解决贵德县北山湾贵南县原沙沟乡关塘村、德茫村历史遗留问题工作专班的通知》(贵政办〔2025〕22号),由两县常委副县长担任组长、分管副县长担任副组长,下设落实耕地占补平衡指标协调组、违法问题处理执法组、办理草原征占用手续协同组三个工作组,明确职责任务。二是细化任务倒排工期,制定《沙沟乡关塘村和德茫村不动产办理问题整改倒排工期时序表》,细化分工,明确节点,召开专题调度会1次。截至目前,已完成关塘村及德茫7社村庄规划备案、勘测定界审查及宅基地审批基础信息资料整理。三是摸清底数精准施策,督促沙沟乡会同县自然资源和林业草原局对两村宅基地用地属性及办证情况进行起底式调查。原始搬迁剩余未办证91户中,实际建设房屋89户:其中50户占用耕地46.383亩,39户占用草地9.006亩,正在解决占补平衡指标,并委托第三方编制《草原征占用可研报告》。
(二)游牧民定居点办证,逐项推进打通“最后一公里”。一是理顺机制明确路径,针对群众“跑证难”,梳理流程、精简材料。紧盯不动产权“大证”办理关键环节,2025年3月13日县政府第48次常务会议研究并通过相关请示,下达《关于同意认定过马营镇、森多镇、塔秀乡游牧民定居点为建设用地并划拨的批复》(南政〔2025〕63号)。二是摸清底数分批办理,首批(南台路):经排查,历年未办证定居房836套。首批涉及南台路318套(其中6套危房已拆除),实际需办证312套,已出证269套。剩余43套中:8套已签订协议,6套正在动员办理,29套经现场张贴通知及线上公告仍未能联系到户主。第二批(过马营、塔秀、森多):涉及518套(过马营227户、塔秀78户、森多镇213户)。经县政府常务会议研究批复、乡镇公示公告、房屋安全鉴定(排查出C级危房56套)、系统录入等程序后,出具划拨决定书,已于2025年7月1日完成不动产大证办理,有意愿群众可随时办证。三是集中攻坚加快办证,7月15日,多部门联合成立专班在县不动产登记中心集中办证,坚持“愿办尽办、能办尽办、应办尽办”原则。截至7月17日,第二批已出证148套(过马营镇98套、塔秀乡50套)。累计出证417套(首批269套、第二批148套),总体出证率49.88%。

突出工作亮点,以实干实绩彰显作风成效
实现从“被动等诉求”到“主动解难题”的转变。领导带头攻坚、部门协同发力,打破“历史遗留问题难解决”思维定式,关塘、德茫跨县协调从“议而不决”走向“方案成形”;游牧民定居点大证办理完成,小证通道随之畅通。宅基地确权与不动产权证办理事关群众财产权益,有效解决“住有所居但证难拿”的揪心事,以实际行动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下一步,县自然资源和林业草原局将持续深化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成果,紧盯剩余未办证群众,推动联合工作专班高效运转,加快推进违法用地查处、农用地转建、草原征占用等手续办理。待手续齐全后,协调贵德县政府按属地管理原则下达建设用地批复并划拨土地,力争于12月30日前按流程完成办证工作。以“钉钉子”精神把历史遗留问题解决到位,让群众在作风转变中有更多获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