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长者版>新闻频道>工作动态>详细内容

贵南县六项措施推动新农村新牧区建设

2009-12-09 17:45:50 点击:[] 字体:
2009年12月8日
 
 
今年以来,贵南县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新农村新牧区建设二十字方针,突出工作重点,创新工作思路,采取六项措施,扎实推进新农村新牧区建设,成效显著。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建立新农村新牧区建设推进新机制。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将村级规划和村容村貌整治工作作为新农村新牧区建设的基础性工作,列入全县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提高思想认识,加强组织领导,制定2009年工作实施方案,调整充实领导小组,配备了专职副主任,并抽调6名懂规划、懂技术、懂建设的骨干人员加强办公室工作力量。二是广泛宣传培训,营造新农村新牧区建设良好氛围。县委、县政府组织工作人员深入6乡镇,采取召开群众大会、座谈会、发放宣传材料等多种形式,大张旗鼓地宣传村级规划的内容以及村容村貌整治工作的重要性和长期性。4月份组织新农村新牧区建设试点沙拉村有关人员到西宁、海东等新农村新牧区建设先进地区进行参观考察,学习借鉴先进经验,调动广大农牧民群众建设新农村新牧区的“主体意识”,彰显了广大农牧民群众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主人翁地位,使新农村新牧区建设从要我建转变为我要建三是狠抓规划编制,突出新农村新牧区建设的方向。按照规划先行的原则,组织技术人员,先后多次深入各乡镇、试点村及牧户,深入了解当前农村牧区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现状,以及基础设施建设情况,广泛征求农牧民群众对新农村新牧区建设的意见和建议,为科学合理编制村级规划奠定了坚实的保障。规划编制工作与全州大调研成果转化工作相结合,与当前的农牧业产业化和基础设施建设相结合,重点规划确定了水、电、路、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发展方向。四是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农牧业发展后劲逐步增强。2009年发放太阳灶8281座,完成防疫栏制作80套、测土配方25万亩、封育围栏24万亩、高标准暖棚553座、农区小畜棚250座、沼气池939座、草料棚468座,引进各类牲畜6575头(只),改良奶牛3283头,培育奶牛养殖专业村1个、牛羊育肥专业村3个,建设良种专业村13个五是坚持示范带动的原则,以点带面全面推进新农村新牧区建设。集中力量,整合资源,重点建设了先进示范村--茫曲镇沙拉村,投资142万元建设了集党团活动室、图书阅览、远程教育体系、娱乐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的村级文化活动中心8间192平方米,藏绣中心8间192平方米,文化广场、篮球场2475.5平方米,添设垃圾箱24个、路灯12个,改建两条主道围墙3472米,改厕300座。组建了村级文体才艺表演队,积极开展群众性文艺演出活动,展示新农村新农民的风采,塑造农村新风貌,使全村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新气象。六是突出重点,深入开展新农村新牧区村容村貌整治工作。拆除影响村容村貌的残墙断壁157处2.32万米,有碍交通及村容村貌的废弃畜圈、园子、临时搭建房等各类建筑96处,建设集中垃圾处理点13处,清理掩埋垃圾25吨,拆除整理草垛198垛,整治乱占牧道179公里,改厕530座,改圈 76个。各试点村基本达到了“四清”、“六化”、“八无”的目标,农牧区人居环境和生产条件显著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