茫拉派出所——让反诈声音“更接地气”
茫拉派出所——让反诈声音“更接地气”
为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切实守护辖区群众“钱袋子”,县公安局茫拉派出所紧扣反诈集中宣传月活动要求,立足辖区人口分布广、老年群体占比高、农牧民群众防诈意识薄弱等特点,以“精准滴灌+全域覆盖”为抓手,整合“线上+线下”“传统+创新”资源,多维度、多层次开展反诈宣传活动,全力筑牢全民反诈“防火墙”。

线上“精准推送”,让反诈知识“触手可及”。针对辖区群众日常依赖微信沟通的习惯,茫拉派出所充分发挥“网格+警格”融合优势,以12个行政村(社区)居民微信群为“主阵地”,构建“指尖上的反诈课堂”。一方面,精选贵南县公安局自主拍摄的本土化反诈短视频,以及国家反诈中心发布的“养老诈骗”“刷单返利”等典型警示案例动画,每日定时推送至各村群,日均触达群众1000余人次;另一方面,针对近期辖区高发的“虚假投资”“冒充熟人借钱”等诈骗类型,制作“反诈小贴士”图文信息,附上“国家反诈中心APP安装指南”二维码,通过“案例+操作”双轨推送,实现“宣传一人、带动一家、覆盖一片”。
线下“敲门行动”,让反诈防线“入脑入心”。结合“百万警进千万家”活动,茫拉派出所组织民警辅警成立“反诈宣讲队”,以“不漏一户、不落一人”为目标,深入辖区牧户、商铺、工地开展“拉家常式”反诈宣讲。针对老年群体易受“保健品诈骗”“养老投资”侵害的特点,民警用方言讲述本地真实案例,“张奶奶,上次说的那个‘免费领鸡蛋’的活动,就是典型的诈骗套路!”;针对青少年易接触“游戏充值”“兼职刷单”的情况,通过“情景模拟”演示诈骗话术,提醒“不轻信、不转账”;针对务工人员,重点讲解“冒充老板借钱”“虚假合同诈骗”等职场高发骗局,做到“精准滴灌”。
集中“靶向宣讲”,让反诈声音“更接地气”。积极联合各村村委会力量,在村活动室、小广场等场所,分批次组织群众参加法治集中宣讲。宣讲会上,民警摒弃照本宣科,聚焦近期高发、新发的电诈典型案例,特别是发生在周边地区、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真实案件。宣讲语言力求“接地气”,熟练运用当地群众听得懂的方言或藏语进行讲解,将复杂的诈骗套路拆解成通俗易懂的“大白话”,深刻剖析诈骗分子的伎俩和受害人的心理弱点。“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的方式,极大增强了宣传的震撼力和说服力,使反诈知识真正入耳入心。
通过“线上精准覆盖、线下深度互动、集中靶向发力”的立体宣传模式,茫拉乡辖区群众防诈意识显著提升。下一步,茫拉派出所将持续深化反诈宣传长效机制,一方面联合学校开展“小手拉大手”反诈亲子活动,另一方面依托“一村一警”机制,建立“反诈宣传示范户”,推动反诈知识“以点带面”扩散;同时,加强与银行、通信运营商的联动,对异常转账行为“快速预警、及时拦截”,切实守好群众“钱袋子”,为创建“无诈乡镇”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