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长者版>新闻频道>贵南快报>详细内容

立足县情求突破 创新务实促发展 ——贵南县对江苏省扬州市下一步对口援建工作提出五条建议

2013-08-30 09:50:30 点击:[] 字体:
 贵南县是江苏省扬州市对口支援地,援青工作开展以来,扬州市委、市政府对援青工作高度重视,准确把握贵南县发展的现实基础和群众的新期盼,对贵南县提出的工作要求尽最大努力给予支持,引进内地发展理念,坚持高起点谋划、高起点布局,通过扬州市委、市政府主导带动地区、部门、企业、社会各方参与,通过干部援青带动资金、技术、智力、人才援青,在促进贵南县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进程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为进一步推进援青工作的深入开展,贵南县对扬州市委、市政府下一步对口援建工作提出了五条建议。一是进一步加大双向交叉任职交流的力度。既实施“136”干部培训工程,即安排1名贵南县县级领导带队,由3名部门干部和6名乡镇干部参加,每年3至5月和9至11月分两批到扬州县市区(县)分类挂职,每批挂职学习干部安排在扬州市同一地区(县),全面学习沿海地区的一些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锻炼和提升工作能力。同时,考虑到气候条件的影响,扬州市每年7至8月份选派一批干部到贵南县相关部门和乡镇分类挂职,把内地先进的发展理念带到贵南,帮助贵南县更好更快的发展。二是加大结对子援建力度。在与高邮市签订缔结友好县市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结对帮扶力度,采取部门联部门、区(县)联乡镇的办法,围绕贵南的实际需求,归口编制特色鲜明的建设规划,按照民生优先、当地急需、发挥优势的原则,编制主题突出、特色鲜明、易于操作的对口援建综合规划和专项规划,谋划一批重点项目,使之成为实现贵南藏区全面发展的有效载体。三是进一步加强沟通协调,不断推进东西部地区合作机制的制度化。把贵南县作为扬州市的第八个区(县),纳入扬州市区县总体规划,在项目、资金等方面给予统筹考虑。推进两地党政干部和企业的互访,研究双方在经贸、文化科技教育卫生及人才等多方面的交流合作帮扶机制,努力构建有效促进贵南县经济社会事业发展的新平台。四是进一步创新思维,不断开拓援建工作的新思路。在财政资金支援的基础上,加大力度广泛沟通,调动东部地区民间社会力量的积极性,更多更好地支持贵南县教育文化卫生住房等民生事业的发展和改善,从资金、实物产业等多层面帮助贫困农牧民家庭脱贫。要突出支持教育各项事业的发展,把推进教育发展作为对口支援的一项基础性工程,继续开展结对帮扶贫困学生和教师的挂职培训学习活动,每年选派贵南县一部分优秀教师和优秀学生利用寒暑假时机赴扬州市观摩学习。并借鉴其他援青地区异地办班的做法,在扬州市设立贵南高中班,让贵南县品学兼优的初中毕业生有机会在教育大省先进学校就读学习。五是加大项目、资金援助力度,变“输血”为“造血”。进一步加大涉及城镇基础设施、新农村建设、教育卫生、工贸园区、水利、交通等各方面的项目及资金援助力度。签署长期交流合作协议,发挥各自优势,取长补短,共同进步。依托贵南县丰富的旅游资源、农牧业资源,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加快培育贵南县的产业经济。同时,加大对贵南县的宣传推介力度,将贵南县的藏绣、歌舞、土特产等推销到江苏等内地,进一步提高贵南的知名度,挖掘开发潜力。争取外援和激发内在动力相结合,实现对口援建工作由“输血”到“造血”功能提升的转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