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南县做好新形势下信访工作的经验和成效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农牧民群众法律意识的不断增强,过去在我县境内不断出现一系列较为突出的社会矛盾和信访问题,群众异常上访、集体上访、越级上访时有发生,几乎在全州成为矛盾纠纷突发地、信访问题集中地、维护稳定主阵地。为消除这些社会不稳定因素,贵南县做了大量卓有效的工作。特别是近年来,县委、县政府按照推动“四个发展”和长治久安的总体要求,以建设“平安、和谐、生态、富裕”贵南为目标,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州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期信访工作的一系列决策部署,切实把解决矛盾纠纷和信访突出问题摆上重要位置,全面落实信访工作责任制,创新信访工作体制机制,加大力度,狠抓落实,有效解决了一大批矛盾纠纷和信访突出问题,基本实现了“小事不出村,要事不出乡,大事不出县”的目标。
加强组织领导,实行常态管理。做好信访工作关键在于领导。针对当前社会改革发展时期人民内部矛盾呈现多样化、复杂化、信访工作难度日益增加的实际,贵南县委、县政府牢固树立“发展是第一要务,稳定是第一责任”的意识,把信访工作作为常规性指导,全面性化解的常态化管理,全力推动经常性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活动,定期不定期召开信访形势分析研判会,全面分析研判信访形势,有针对性地安排部署阶段性信访工作任务,县委常委会例会集体研究处理信访热点、难点问题,进一步加强信访工作的落实。充实和完善信访工作考核制度,严格实行领导责任追究和年终考核挂钩制度,并将信访工作好坏作为各乡镇、各部门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及检验领导干部执政能力的重要标准。同时,严格落实党政主要领导信访工作第一责任人和 “一岗双责”工作责任制,明确信访各成员单位的职责和任务,形成了上下联动、左右协调、运转高效、综合施治的大信访工作格局。
创新工作方法,健全信访机制。贵南县委、县政府坚持把机制建设作为搞好信访工作的有效抓手,创新和完善信访工作长效机制,推动信访工作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一是进一步完善政策措施,先后建立完善土地草场流转、农民工工资支付等制度,严格规范征地拆迁补偿,加大救济救助力度,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夯实从源头上预防矛盾、促进和谐的基础。二是完善从接访到处置、督办、通报、答复的工作程序,建立健全公示、领导包案、督查复核、责任追究等工作机制,形成层层有人抓、事事有人管的工作网络。三是制定出台了《贵南县信访工作责任制》、《贵南县信访工作考核办法》等四项制度,完善信访联席会议、群众诉求表达、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信访稳定风险评估以及信访工作责任追究等长效机制,为信访工作提供了可靠的制度保障。四是实行新提任副科级干部和县级机关新招录公务员在信访部门分别挂职一年和半年制度,达到提高信访工作效率和锻炼干部双重效果。截至目前,在县信访局挂职锻炼达共4人。
领导带头包案,落实责任到人。领导带头包案、责任到人是妥善解决各类矛盾纠纷和信访问题的关键。近年来,贵南县委、县政府把集中处理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活动贯穿于整个信访工作的始终,采取定期排查、专题督办、集中整治、联合接访等有效措施,推行各类矛盾纠纷及信访问题“领导包案、集中交办、建档销号”等工作机制,加大矛盾纠纷和重大疑难突出问题的解决力度,在“事要解决”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针对全县存在的上访隐患,县委、县政府随时开展集中处理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活动,定期不定期地对各种信访突出问题、重大矛盾纠纷及苗头性隐患等社情动态进行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全方位排查化解。同时,对排查出的各类矛盾纠纷及信访突出问题严格实行领导包案制度,落实任务,明确职责,由县级领导干部主抓,积极采取“定包案领导,定责任单位,定责任人,定办结时限”等有效措施,认真实行包掌握情况、包限期解决、包思想教育、包问题化解、包息诉罢访的“五包”责任制,并积极发扬“正视矛盾不捂不多、直面问题不避不退、化解纠纷不等不拖”的工作作风,主动介入,深入一线,真心化解,不留后遗症,做到了“一个案件、一名领导,一套方案、一套班子,一包到底”,形成了化解矛盾纠纷的整体合力。从2010年以来,全县先后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活动共17次359件,化解率达97.6%。
坚持统筹兼顾,健全信代网络。信访代理制,手段是“代”,核心是“理”,实质是倾听群众心声,目的是解决问题。贵南县全面推行以县委、县政府领导代理为龙头,政府各部门和乡镇代理为主线,村社区代理为基础三级信访代理制。一是构建上下联动、立体覆盖的三级代理网络。在县一级由信访局抓总,设立信访代理服务中心,负责全县信访代理工作的协调调度;在各乡镇、各部门设立信访代理工作站,每个工作站配备2名以上信访代理员;在村级设立信访代理工作室,选聘1至3名信访代理员和义务代理员。目前,全县已形成由一个县级信访代理中心、7个乡镇信访代理站、75个村信访代理室和260名信访代理员组成的工作网络。二是搭建全方位服务的工作平台。全县各乡镇、各部门按照“有场所、有牌子、有人员、有制度、有台账、有电话、有微机、有信息员”等“八有”要求,建立设施齐全、功能完善的信访代理工作阵地。各村按照“有场所、有牌子、有人员、有制度、有台账”等“五有”要求建立信访代理室,将重要制度、规定、职责、流程制成挂图加挂在代理场所,为群众反映问题提供方便。三是组建扎根基层、一专多能的代理员队伍。一方面由基层党员干部担任专职代理员。各乡镇、各部门选派一批综合素质高、工作责任心强的干部担任不同层级的兼职信访代理员。另一方面,积极整合社会力量,采取群众推选、基层单位推荐,按照热心群众工作、公道正派、有群众威信、有一定群众工作能力的老党员、老干部和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产生一批基层单位的信访代理员。四是建立规范有序、公开透明的工作制度。在广泛调研、多方论证的基础上,县委、县政府出台了《关于在全县推行群众信访代理制的实施意见》,明确了代理机构、代理范围、代理程序、办理时限等工作制度,在全县推行县、乡镇、部门、村社三级信访代理,遵循信访代理员按照见面登记、签订协议、代理反映、办理反馈、回访巩固等五个步骤开展工作,制定并落实代理制度、汇报制度、例会制度、会办制度、回访制度、考核奖惩制度等“六项制度”,有效保证信访代理工作规范有序运作。
强化领导接访,确保案结事了。结合全州“县委书记大接访”活动有利时机,贵南县委、县政府整合信访工作力量,上下联动,左右协调,双管齐下,创造性地开展“县委书记大接访”活动,抽调全县科级以上领导干部组成工作组,由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亲自带队,集中时间,分片分组深入各乡镇、村社及城镇社区,蹲点开展集中下访活动。积极推行“坚持以源头预防为重点扎实推进矛盾纠纷排查工作,坚持以破解难题为着力点扎实推进重点疑难信访案件的治理,坚持以人为本为核心认真解决好涉及民生的各类矛盾纠纷,坚持以畅通信访渠道为根本扎实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坚持以事要解决为目标严格落实领导包案负责制,坚持以基层组织为依托扎实推进信访基层基础工作”的“六个坚持”工作要求,做好“大接访”工作;以热心接待信访群众、细心了解信访事由、诚心解决信访问题、恒心追求案结事了的“四心”接访法,热忱接待来访群众,细心听取群众诉求,努力解决群众所反映的热点、难点问。期间,对能够当场解决的问题给予当场解决或明确答复,因情况复杂及时无法解决的向来访群众详细解释后限期解决,确保大接访活动取得实效。2010年至今年3月底,全县共接访118件569人次,办结率为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