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南县建立六项机制,全面加强村“两委”班子建设
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十七届四中全会和省、州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的实施意见,切实加强村“两委”班子建设,有效解决当前村级组织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进一步提高村“两委”班子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号召力。贵南县结合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紧紧围绕建设高素质的村干部队伍、增强村“两委”班子整体功能、加快农牧区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农牧区和谐社会的目标要求,制定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村“两委”班子建设的意见》,建立六项机制,切实加强村“两委”班子建设。
建立健全培养选拔机制,选优配强村“两委”班子。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改进选任方式、明确选任标准、扩大选拔视野,注重选用品行端正、处事公道、作风民主、廉洁勤政和带头致富能力强的优秀人才担任村干部,选优配强村“两委”班子。大力推行村“两委”成员交叉任职,最大限度精简村干部职数。认真组织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把进村大学生逐步培养成合格的村党支部书记和村委会主任人选。健全村级后备干部培养选拔机制,建立健全村级后备干部人才库,逐步建立一支以致富带头人、大中专毕业生为主的后备村干部队伍。
建立健全教育培训机制,增强村班子领导能力。把村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列入干部培训主体班次,实施千名村干部年度培训计划和新农村建设人才保障工程。围绕全县中心工作,落实培训经费,依托县委党校、远程教育网络,采取课堂教学、赴外地观摩考察等学习形式,大规模培训村干部,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建立健全教育培训机制,增强村班子领导能力。把村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列入干部培训主体班次,实施千名村干部年度培训计划和新农村建设人才保障工程。围绕全县中心工作,落实培训经费,依托县委党校、远程教育网络,采取课堂教学、赴外地观摩考察等学习形式,大规模培训村干部,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建立健全工作运行机制,提高村班子执行能力。实行村委会向村党支部报告工作制度,使村“两委”各负其责,形成合力。建立村“两委”会联席会议制度、村干部述职评议制度和财务审计制度,认真执行“三议一表决”制度。建立后进村集中整顿制度,按照村级班子的工作运行情况和村级经济社会发展状况,每年确定10%左右的后进村进行集中整顿,通过包村帮扶、组织调整等方式,推进后进村转化升级,切实提升村“两委”班子的工作水平。
建立健全激励保障机制,激发村班子内在活力。推行村干部“一定三有”(定职责目标,收入有保证、干好有希望、退后有所养)激励保障机制,每年按5%的幅度提高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工资报酬。认真落实《全省农村牧区老干部实行生活补助的意见》,做好卸任村干部生活补助发放工作,年底前为现任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办理基本养老保险,有效解决离任村干部的养老问题。采取多种措施,努力改善村级组织办公条件,力争到2012年,全县75个行政村村村建有标准规范的活动场所。
建立健全监督约束机制,规范村干部工作行为。大力推行村务、财务、党务三公开,丰富和拓宽公开内容,规范公开形式、时间和程序,提高公开质量。建立健全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任期和离任经济责任专项审计工作制度,实施引咎辞职、责任追究制度,创造阳光、和谐的工作环境,推进村级各项事业健康发展。
建立健全监督约束机制,规范村干部工作行为。大力推行村务、财务、党务三公开,丰富和拓宽公开内容,规范公开形式、时间和程序,提高公开质量。建立健全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任期和离任经济责任专项审计工作制度,实施引咎辞职、责任追究制度,创造阳光、和谐的工作环境,推进村级各项事业健康发展。
建立健全考核评价机制,树立正确的工作导向。建立村“两委”班子岗位目标责任制,签订目标责任书,推行“双述双评一考核”制度,对村“两委”班子进行综合考核,对村干部的年度工作目标进行量化考核,对没有完成任务目标的村干部实际工资待遇和岗位双重问责,增强村级组织为民办事的自觉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