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南县打造“一镇一品”调解品牌矩阵 推动人民调解工作提质增效
贵南县打造“一镇一品”调解品牌矩阵 推动人民调解工作提质增效
近年来,贵南县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立足县情实际,创新打造“一镇一品”调解品牌矩阵,推动人民调解工作从“单打独斗”向“多元融合”升级、从“讲理说情”到“依法公正”改变、从“被动应对”向“主动预防”转变,以点带面推动全县人民调解工作提质增效。森多镇“谐纳”综合治理中心、塔秀乡“腾巴”矛盾纠纷调解中心、过马营镇“零距离”信息服务平台等调解品牌各具特色、成效显著,为全县基层社会治理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实践经验,为深化“平安海南”“法治青海”建设作出贵南贡献。

森多镇“谐纳”综合治理中心,多元融合促和谐。以“为民解忧、促进和谐”为出发点,推行矛盾纠纷“一个窗口受理、一揽子调处、全连接解决”,创新“1+N”(1个中心统筹,司法所、派出所、调解室、村“两委”等多方力量参与)调解模式,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选聘4名专职人民调解员,探索总结出倾听法、道歉法、借力法等25种矛盾纠纷调解工作法和一般矛盾纠纷、疑难纠纷、重大矛盾纠纷三级分类调处模式,助推矛盾纠纷清零,营造和谐稳定的良好社会环境。中心成立以来,成功调解矛盾纠纷145起,其中调处历史遗留纠纷20年以上4起,10年以上6起,5年以上8起,帮助群众挽回经济损失64.97万元,获评“全国综合治理示范中心”称号,森多镇人民调解委员会被评为“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委员会”。
塔秀乡“腾巴”矛盾纠纷调解中心,公平公正解心结。充分发挥“全国模范司法所”“‘枫桥式’五星级司法所”的塔秀司法所示范引领作用,进一步整合法庭、派出所优质调解资源,建立“一庭两所”联动调处机制,实施“联、评、治”人民调解工作模式,针对涉农侵权、草场耕地、婚姻邻里纠纷等突出问题,采取司法上联合取证,形式上多方评议,处理上稳妥治理的矛盾纠纷化解机制,确保矛盾纠纷得到公平公正地化解。同时,开展“调解+普法”活动,结合赛马会、民俗节庆等场合宣讲典型案例,全面提升农牧民法治意识。2022年以来,中心累计排查化解矛盾纠纷49起,帮助群众挽回经济损失53.46万元。
过马营镇“零距离”信息服务平台,智慧赋能调矛盾。构建“线上+线下”双轨调解模式,通过线上收集、整合群众诉求,线下进行分类登记、交办、处理、销号,实现诉求“秒响应”。健全完善“科学研判+信息共享+问题化解”机制,推行“调解员+网格员”联动模式,基层网格员和村警通过手机APP及时报送各类信息,调解员提前介入化解,实现矛盾线索“随时报、及时转、快速调”。自平台运行以来,累计受理矛盾纠纷166件,调解成功率达99%,群众满意度达97%以上。其中,草场纠纷、邻里矛盾等传统易发问题化解周期缩短50%,以数字化手段破解调解服务“最后一公里”难题,真正实现“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