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南县:紧密型医共体 “连珠成链” 持续织密县域健康保障网
贵南县:紧密型医共体 “连珠成链” 持续织密县域健康保障网
“以前挂号要在医院排半天队,现在用手机点一点就能约号,检查结果出来直接推到微信上,换了手机还能找医院重发,太方便了!”家住贵南县茫曲镇的卓玛阿姨,对着手机里的“健康贵南”公众号连连称赞。这一让群众直呼便捷的就医体验,正是贵南县紧密型医共体建设成果的生动缩影——作为青海省唯一以县域医共体总院为龙头、实现县乡村三级全面覆盖的整体移动网络系统信息化案例,该县已建成覆盖1个龙头医院、11个枢纽单位、77个村卫生室的紧密型医共体网络。
近年来,贵南县围绕新时代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以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为核心,通过制度创新强基础、智慧赋能提效率、民族医药显特色、援青协作添动力,持续推动医疗资源拓展、服务水平提升、健康保障内涵丰富,不仅让卫生健康事业实现跨越式发展,更让群众健康获得感节节攀升,交出了一份经得起检验的民生健康答卷。
制度创新:织密县乡村三级医疗协作网
贵南县始终将公立医院改革作为综合医改重点工程,创新构建“医管会监督管理、医改成员单位协同推进、医共体党委领导”的“1+1+1+一办六部”组织体系,为医共体高效运转筑牢制度根基。如今,全县已形成以县人民医院为龙头,县藏医院等11个单位为枢纽,77个村卫生室为基础的县域紧密型医共体,实现各级医疗机构互联互通、协同服务。
贵南县卫生健康局党组书记、局长海买介绍,在此基础上,贵南县深入开展公立医院提质攻坚年行动,不仅实现县域二甲医院全覆盖,县人民医院更成功通过国家胸痛中心基层版认证,医疗服务能力迈上新台阶。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全县总诊疗人次达14.13万余人,基层医疗机构诊疗量占比提升至30.52%,县域内住院率达60.74%,越来越多群众选择在家门口看病就医,“大病不出县、小病在基层”的目标逐步实现。
智慧赋能:一体化医疗让就医“少跑腿”

作为贵南县紧密型医共体龙头,贵南县人民医院早在2017年就投入近800万元启动信息化建设,如今已建成覆盖县乡村三级的医共体数据平台,实现全县各级医疗机构数据标准统一、集中存储、信息互联互通与协同共享。
藏汉双语的“健康贵南”微信公众号更是成为群众就医的“好帮手”——以前县乡两级9家医院各有公众号,群众查结果要反复切换,现在全部“打包”整合,集中挂号、缴费、查报告一键搞定。
贵南县人民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王小玲介绍,依托“贵南县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健康贵南 APP”及医共体数据平台,全县各级医疗机构都建立了检查检验结果互认标识,有效解决重复检查问题,切实减轻群众看病负担。
同时,医院主动“攀高亲”,与青海大学附属医院外科团队开展专科共建,让专家驻点坐诊带教。借助江苏援青力量,与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建立“互联网 +远程医疗”协作机制,截至目前,已开展远程查房5次、远程会诊57次、远程培训8期、远程带教290人次,累计开展手术207台,让群众在本地就能享受到省内外优质医疗服务。
民族特色:藏医药焕发“健康新活力”
贵南县藏医院是贵南县紧密型医共体民族医药“主力军”,近年来发展势头强劲——2023年启动的2000平方米门诊楼、2000平方米的制剂厂房建设;2024年启动11000平方米特色诊疗综合楼建设,项目建成后将进一步改善就医环境,让患者在设施齐全、绿植环绕的院区里安心诊疗。
藏药是医院的“金字招牌”。目前贵南县藏医院已取得120种藏药制剂批号,其中111种纳入医保,可实现对乡镇卫生院全品种调剂。贵南县藏医院党支部书记、院长万玛当周介绍,为保证药材质量,每年夏天,医院职工都会背上背篓,前往直亥山、茫什多草原采挖原材料,再按传统工艺炮制、检验。近年新研发的养发甘露清、胃肠普安丸等制剂,更是深受农牧民青睐。
为提升基层藏医药服务能力,贵南县还成立紧密型医共体藏医质量控制中心、藏医适宜技术推广中心,组建中藏医适宜技术推广团队,培养藏医药人才队伍。贵南县藏医院的医师常带着教具、药材下基层,手把手教乡镇卫生院和村医掌握实用技术:从藏医特色的陶罐疗法、放血疗法、尤杰疗法、格宁疗法到中医常用的针灸疗法、推拿按摩,再到针对高原常见病的藏医药浴疗法、刮痧疗法、药油按摩等。
以前乡镇卫生院仅能开展4类6项简单技术,如今已能熟练开展14类20多项中藏医适宜技术,像农牧民常见的关节疼痛、风寒感冒、消化不良等问题,在乡镇就能通过中藏医技术解决。
不仅如此,贵南县藏医院每季度组织的基层培训,单次能覆盖200多名村医和基层医生;到了草原药材成熟的季节,专程举办全县藏药识别及采集鉴定适宜技术培训班,2024年就有80余人次参训,让县乡村三级医护人员都能认药材、懂药性、会用技,真正把中藏医服务送到群众身边。
截至目前,全县享受中藏医药特色诊疗服务达34777人次,占总诊疗人次的24.60%,中藏医非药物疗法使用比例达26.55%,本土藏医药在健康贵南建设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援青助力:苏青同心注入“医疗新动能”

“多亏了江苏的医生,我爷爷的眼睛又能看清东西了!”贵南县过马营镇的才让,提起“大爱无疆・贵南光明行”活动满是感激。此前,江苏援青团队带来的专家,为163名白内障患者实施复明手术,减免费用约5.6万元。在持续深入落实先心病“清零”行动中,筛查全县适龄儿童1.5万名,为符合条件的30名患儿在南京进行免费手术。
自江苏援青以来,贵南县医疗事业按下“快进键”。海买表示:“江苏援青干部帮我们牵线,与苏北人民医院、扬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宝应县人民医院等机构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贵南县在海南州范围内逐步推进‘基层检查 +上级诊断 +区域共认’的服务机制,群众不用来回跑路。”截至目前,江苏累计投入医疗援青资金7963万元,为县人民医院、县第二人民医院、藏医院及村卫生室更新设备、翻新房屋,让基层医疗机构硬件条件显著改善。
跨地区的人才帮扶更是“实打实”,贵南县人民医院副院长韩杰对此深有感触,他介绍贵南先后引进江苏援青、环湖支医专家等7名优秀医疗人才来挂职,返聘3名专业技术人员带教本土150余名医学骨干;同时组织15名本土医疗人员前往江苏宝应县进修,促进人才流动与技术互学。如今,在县医院能开展的手术越来越多,以前要去外地做的阑尾炎手术、骨折复位,现在在家门口就能完成,群众纷纷称赞:“江苏专家把技术留在了贵南,真是帮了大忙!”
如今行走在贵南大地,无论是综合医院里便捷的智慧医疗服务,藏医院里沁人心脾的藏药香,还是基层卫生院里熟练运用中藏医技术的医生,都在诉说着卫生健康事业的显著变化。未来,贵南县将继续深化医共体建设,持续巩固制度创新、智慧赋能、民族特色、援青协作的多方合力,不断优化医疗服务流程、提升健康保障水平,让每一位群众都能在家门口享受到更优质、更贴心的医疗服务,为建设健康贵南持续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