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长者版>新闻频道>贵南快报>详细内容

党建引领促发展 产业振兴增收入——森多镇农畜产品集散中心

2024-08-08 23:15:00 流彩贵南 贵南县人民政府 点击:[] 字体:
党建引领促发展  产业振兴增收入


——森多镇农畜产品集散中心


森多镇农畜产品集散中心地处黄贵公路和西久线交汇处,东南与泽库县王家乡接壤,西与塔秀乡、茫曲镇毗邻,东北与过马营镇相连,交通与区位优势明显。现有畜棚2座、蓄草库1座、露天畜栏20个、地磅秤1座、牲畜装卸台2座、消毒室1间、兽医室1间、隔离室1间、办公室3间,占地面积40亩。




图片




抢抓机遇搭建交易平台。森多镇作为牧业乡镇,以黑牦牛、黑藏羊、黑青稞为代表的“三黑”系列及藏系羊、饲草等农畜产品资源丰富且品质优良,全镇存栏牦牛10万头,藏系羊34万只,种植油菜1.7万亩,青稞2.7万亩,燕麦2.03万亩,人工种草0.85万亩。以前,本县、甘肃、西宁、泽库等地活畜商贩因黄沙头没有集中的交易市场,只能前往县城、过马营等地进行交易,运输、饲养、时间成本高。为解决这个困境,在县委、县政府及县级相关行业部门的大力支持下,镇党委、镇政府投资520万元建成了森多镇农畜产品集散中心。该中心运行以来,吸引了大批本地、周边及外地群众、商贩,平均日交易量达300余头(只),既方便了周边群众及各地商贩,又带动了周边州县乡农牧产业发展,特别是带动了青稞羊村从事运输业的60余名村民和50余辆运输车辆投入运营,人均增收2万余元,群众收入有了显著增长。




图片




党建引领筑牢人才基石。森多镇坚持以党建引领乡村振兴,聚焦基层党组织建设,积极引进本土优秀毕业大学生返乡创业,并吸纳其进入党组织,进而培养为致富带头人,纳入我镇优秀人才储备库。一方面,加大本土优秀人才培养力度,通过技能培训、观摩学习等,累计培育致富带头人12名、本土各领域优秀人才15名、到村任职大学生17名,全镇有返乡大学生创立的合作社、家庭牧场共计14家,主要经营民族传统服装、工艺品、青稞酒、种(养)殖等产业,特别是连续2年开展“努力(吐宝鼠)奖”评比活动,表彰创业致富带头人34名,极大地鼓舞了本土优秀人才的创业信心,更好助力乡村振兴。另一方面,我镇突出“产才融合”,有机融合全镇牲畜养殖、饲草种植、车辆运输及牛羊贩运等要素,逐步完善农畜产品“产供销”全闭环产业链,为农牧产业长远、健康发展奠定了基础。




图片




着力打造产业闭环生态。森多镇立足农牧业强镇定位,以抢抓农牧业现代化发展机遇为总目标,着力打造“产供销”全产业链闭环,先后建立了茫什多有机牛羊肉加工厂、完加六村联合社、森多镇农畜产品直营店,逐步完善了“牛羊养殖、饲草料种植加工、冷链仓储、肉食品初加工、农畜产品销售”等环节,特别是农畜产品集散中心的投用,是我镇从“被动出售”到“主动出售”的重要转折,帮助牧户解决了牛羊“买难卖难”的问题,消除了活畜出栏周期长、销售门路少、质优价不优的交易乱象,为牧户提供了更加透明的市场价格、销售行情参考,加快了牛羊出栏率和流通速度,降低了牧户饲养、交易成本,盘活了周边地区农牧资源,弥补了我县农畜产业链条社会化服务体系和标准化交易市场的空白,推动了全镇农牧业产业结构调整,为全县及周边县乡搭建了一个良好的农畜产品交易平台,使其成为了牧户身边的“活畜超市”。




图片




奋力续写产业融合新篇章。森多镇将聚焦全省“四地”建设,主动融入兰西城市群,紧紧抓住G227贵德至大武公路、贵德至尕巴松多段建设机遇,充分发挥我镇优良的畜种资源、便利的交通区位优势,加快建设老森多屠宰场,补齐我镇农畜产品“产供销”全闭环产业链上最后一个关键环节。同时,将积极打造优质牦牛繁育基地,借助各级推介会、评比会等,充分展示宣传特色产品,坚持以藏系羊、牦牛为主导产业,稳存栏、提出栏,提升畜种供应数量和质量,提高屠宰加工和销售效率,进一步扩大市场辐射范围和产品销售渠道,补齐活畜及农畜产品交易规模小、基础设施不够完善短板,规范牲畜交易行为,加快流通速度,降低流通成本,辐射周边县乡及甘肃、新疆、西藏、四川等省区,带动养殖业、饲草料产业及运输等第三产业发展,活跃地方经济,提高群众收入,促进贵南县畜牧产业优化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