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长者版>新闻频道>贵南快报>详细内容

持续推进“枫桥经验”贵南化 不断提升服务大局水平

2024-06-19 14:33:38 流彩贵南 贵南县人民政府 点击:[] 字体:

为落实省委“十个一”工作要求,优化整合“五大中心”资源力量,提升全县矛盾纠纷化解质效,2023年8月1日,贵南县成立了社会治理综合服务中心,按照“一站式受理、一盘棋服务、一揽子调处、一次性解决”的“四个一”理念、“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调解,结果及时反馈”的模式、“常驻+轮驻+随驻”的方式,“中央处理器”作用得到了有效发挥。目前,县级中心共有常驻人员23名,成员单位随叫随到形式开展具体工作。乡镇级中心建设主体依托乡镇司法所,常驻49人。县乡两级社会治理综合服务中心全部实体化运行。同时,初步制定了中心工作职责、中心日常管理制度、重大纠纷请示报告制度、公共法律服务工作职责、信访接待工作职责、联合调解制度。自县社会治理综合服务中心运行以来共调处各类纠纷367件,劳动争议52件,信访上访32件,诉讼服务254件,法律援助78件,代写法律文书131件,提供法律咨询285人次。

图片

把准疑难杂症,建立“一站式”服务平台。一是高位推动落实。贵南县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把非诉讼矛盾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的重要指示精神,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以雷霆之势力狠抓非诉讼争议解决中心的建设工作,推动形成一个能办事、办成事的“中央处理器”。二是紧密结合实际。聚焦省委平安建设“十个一”目标任务,结合贵南县政法队伍作风突出问题专项整治,紧盯“门难进、事难办、群众办事多头跑”等问题,搭建非诉讼争议解决平台,促进矛盾纠纷及时得到解决。三是凝聚部门合力。主动融入“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大格局,统筹推进综治、矛盾纠纷调解、信访接待、公共法律服务、诉讼服务五大中心入驻非诉讼争议解决中心,为人民群众提供快捷高效的调解服务。

强化四方联动,树牢“一盘棋”服务思想。一是强化与县综合指挥中心的联动。主动加强与县社会治理综合指挥中心的沟通联系,充分利用好“雪亮工程”智能化设施,转办分流反映问题890件,发挥好“吹哨人”职责,实现服务群众“事事有回应、件件有着落”的目标。二是强化与县级各部门的联动。建立与县级各部门无缝对接机制,通过不同渠道收集信息,形成矛盾纠纷全量掌握、事实依据全部清楚的工作模式,努力构建协调顺畅、调处公正、群众满意的良好工作格局。三是强化与乡镇之间的联动。持续开展矛盾纠纷大走访大排查大化解行动,坚持重心下沉,把维稳形势分析研判会开到乡镇、开到村社,精准掌握重大疑难和群体性涉众类矛盾纠纷信息,与乡镇党政班子共同研究、现场化解,实现“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四是强化与村社之间的联动。充分发挥村(社区)网格员、红袖章等2200余人的群防群治力量参与到平安建设,通过平安海南州App及时上报信息情报6200余条,办结治安隐患59条,及时调处矛盾纠纷48条,形成全域覆盖、上下贯通“整体智治”的调处机制。

图片

建强基层基础,打造“一揽子”服务亮点。坚持以党建为引领,注重三治融合,持续修订完善村规民约、居民公约、寺规僧约等制度,配套制定积分制,对小微权力、重点工作、办事流程实行清单制管理,充分调动群众发挥自我教育、管理、监督作用,培强树牢规则意识、契约精神和集体荣誉感。以推进国家数字乡村试点工作为契机,建成县乡村三级乡村治理信息化综合服务平台,完成“一户一档”信息采集录入,有效提升乡村治理数字化、精细化、专业化水平。过马营镇“零距离”信息服务平台、森多镇“谐纳”综合治理中心、塔秀乡“腾巴”矛盾纠纷调解中心的示范引领作用不断凸显,便民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全县矛盾纠纷彻底清零,无赴省进京上访人员,无国家信访局督办案件。

聚焦纠纷联调,强化“一次性”解决措施。社会治理综合服务中心在原有“公证业务、司法鉴定指引、行政复议、法律援助、矛盾调解、法律咨询、热线服务”窗口的基础上,通过整合新增,优化设立综合受理、信访接待、诉讼服务、人民调解、法律援助、公证服务、法律咨询,明确政法、法院、司法、信访等各部门职责,为来访群众和案(事)件当事人提供法律宣传、法律咨询、法律援助、公证业务、诉前委托调解、人民调解、各部门协调联动调解等服务,并对服务事项全程跟踪问效,为群众提供“一扇门进出、一揽子调处、一站式服务”,确保“事有人管、事有交办、事有答复、事能解决”的“一次性”解决措施。从“各自为政”到“资源共享”,各级社会治理综合服务中心让群众诉求从“分散办”转变为“集中办”,通过整合资源和人员,积极妥善解决群众各类诉求,促进矛盾纠纷案结事了,维护了全县平安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