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村集体经济翻三番——贵南县沙拉村的“上进”之路
乡村要振兴,产业必振兴。近年来,茫曲镇沙拉村在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扶持下,坚持党建引领乡村治理助推乡村振兴,锚定目标大力发展村集体经济,自2018年开始的六年时间里,村集体经济收入翻了三番,实现了由“输血型”向“造血型”转变。这一转变不仅提高了村民的收入水平,也增强了村集体的经济实力,为乡村的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驱车驶过沙拉村,道路两旁正在热火朝天地进行春耕播种,再往里走,是错落有致的村舍,合作社里村民们各司其职高效完成各项工作,村集体经济“抱团发展”,特色产业“多点开花”,一个曾经的“落后村”变为村集体经济年收入超百万元的“幸福村”。
“以前我们只能依靠种地为生,收入很不稳定。现在在股份经济合作社工作,负责日常的种植和管理。我们每月都有固定的工资,而且还有一部分利润分红,现在日子是越过越红火了。”茫曲镇沙拉村村民高付清难掩喜悦地说道。
沙拉村的转变并非一蹴而就,曾经依赖传统种植业和养殖业,村民们勤劳耕作,但由于缺乏现代化的农业技术和市场渠道,农业产值较低,群众收入不高。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沙拉村党支部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将农业结构调整作为群众增收的主要抓手,积极探索“耕地整体托管、集中耕种、全面解放劳动力发展第三产业”的思路,多方发力发展村集体经济,实现基层党建与集体经济发展同频共振、互融共促。2023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884万元,累计留存收益突破300万元,2023年沙拉村全村总收入2484万元,户均收入7.3万元,人均收入达18091元,较全县农牧民人均收入高2091元。沙拉村也先后获得“全国文明村镇”“全国生态文化村”“全国法治示范村”三个国家级荣誉称号,三个省级荣誉称号,15个州级以下荣誉称号。
“下一步我们沙拉村将继续按照茫曲镇制定的‘生态立镇、农牧业富镇、旅游活镇、文化兴镇、服务业强镇’思路,苦干实干加油干,不断总结固化经验成果,持续激发集体经济发展潜能,努力闯出一条壮大农村集体经济、赋能乡村全面振兴的新路径,为高原美丽乡村建设贡献沙拉案例”。茫曲镇沙拉村党支部书记何克峰介绍道。
人间四月芳菲天,沙拉村处处散发着“新”活力。种植合作社耕田忙、黑藏羊扩繁工作稳步开展、拉乙亥渔业协会投放鱼苗、青海林泉绿化建设有限公司进行木格滩植树绿活动......这些都是沙拉村大力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的一幕幕缩影。在这六年里,沙拉村勇于探索、创新发展,为全州和全省提供了一张可借鉴、可复制、可推广的“沙拉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