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长者版>新闻频道>贵南快报>详细内容

贵南县念好“五字诀”成功创建全省“四好农村路”示范县

2024-03-13 23:54:43 流彩贵南 贵南县人民政府 点击:[] 字体:
近年来,贵南县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农村公路发展提出的“四好”要求,坚定不移把“四好农村路”建设作为“三农”发展的主战场,着力破解交通瓶颈制约,念好“高、强、优、佳、好”农村公路建设“五字诀”,强力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发展,成功创建全省“四好农村路”示范县。

图片

投资规模“高”。我们以助力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为主线,深入推进“交通+产业、交通+旅游、交通+乡村振兴”模式,全面谋项目、积极争项目、聚力建项目,采取行业资金补助一点、政府债券申报一点、衔接资金帮扶一点、援建资金支援一点、县级财政自筹一点的“五个一点”筹资法,2023年,累计投资1.22亿元,续建和新建9项农村公路建设项目,3座桥梁工程、建设里程共105.65公里,修缮隐患里程58.9公里。
管理力度“强”。我们针对农村公路分布广,产权多元、管理难的实际,建立县乡村三级管理体系,进一步规范治超工作,建立健全治超联合执法常态化、制度化工作机制,累计开展货车违法治理联合执法行动50余次,出动人员1050人次,检查车辆1650余台次,依法查处超载违法24起,卸载超载货物1025吨,拆除非法改装车辆198辆,罚款203600元;实施生命安全防护工程1项,在2条县道共设置波形梁护栏8560米、通透型混凝土护栏33.3米、标志牌114套、轮廓标1115个、钢筋警示柱154根、减速带17.6米,进一步消除安全隐患,全县公路沿线乱建、乱堆、乱放和运输车辆遗抛撒漏等行为得到有效遏制,各级公路安全畅通。
养护措施“优”。我们积极开展农村公路养护体制改革,建立健全“县为主体、行业指导、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的养护工作机制,充分发挥乡镇人民政府、村委会的职能作用,积极推行“四道五治”措施和“路长制”,创新“36字诀”养护标准。并制定印发《贵南县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办法》,结合乡村治理体系试点示范县建设工作,将“爱路”“护路”基本行为规范纳入“村规民约”,引导群众自发参与农村公路管养工作,实现了“要我护路”到“我要护路”的观念转变,全县农村公路列养率达到100%,2023年实施养护工程整治道路8条,处治隐患里程98.363公里,处治隐患里程占总列养里程的7.3%。
运营效果“佳”。我们以城市公共交通运输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契机,通过新辟、改线、延伸现有农村客运班线,扩大农村客运的覆盖和服务范围。目前,全县6个乡镇、75个行政村全部开通了客运班线车,行政村通客车率100%。积极引进农村客运企业2家,建设农村客运场站5座、农村客运停靠点75个、乡村公交线路5条,投入公交车辆5辆、乡村客运班线4条、乡村客运车辆6辆,以县城为中心、乡(镇)为次中心,乡村为基础的点线相连、辐射到面的道路运输网络体系基本形成,全县6乡镇75个行政村全部实现通邮,有效带动农牧民群众增收致富。
带动效应“好”。通路带动了特色产业。我们加快推进产业路建设,全县藏羊、牦牛、青稞、饲草、油菜“五大产业”因路而兴,进一步打通了特色农畜产品“销路”,产品运输速度全力提升,特色农畜产品因路畅销省内外。同时,一些大项目、好项目因路而落户贵南,加快推进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有效助力村集体经济发展,农牧民群众收入持续增加。通路带动了旅游发展。依托西久线(国道227)、三贵公路(国道572)、龙羊湖南岸、过龙公路、贵南直亥公路打造“五条精品线路”,把遍布全县的特色文化、旅游产品串联融合起来推向市场,全县草原、沙漠、河流、湿地、森林、雪山等多种生态旅游资源因路而不断挖掘,“藏绣歌舞”之乡影响力不断扩大。通路带动了乡村振兴。把“四好农村路”建设作为乡村振兴的有力抓手,加大县域范围内客运、公交、邮政、快递的建设力度,进一步完善农村交通运输体系,拓展农牧民就业渠道,让农牧民群众真正成为了农村公路发展的参与者、监督者和受益者,农村公路在方便群众出行的同时,更好服务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实现了“修好一条路、发展一片产业、带动一方群众”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