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长者版>领导之窗>领导活动>详细内容

贵南县流通业发展取得新成效

2019-08-13 20:36:26 点击:[] 字体:

贵南县流通业发展取得新成效

 

今年以来,在省州县委县政府坚强领导下,商贸流通业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面对商贸流通业复杂严峻的发展环境,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积极应对经济持续下行压力,攻坚克难,精准施策,开拓创新,按照建设市场、发展贸易、搞活流通的基本思路,建立健全商贸流通网络,推进城乡市场体系建设,扩大城乡居民消费,全县商贸流通业总体呈现稳步增长、结构优化、多元发展、转型升级的良好态势。

一、主要做法及成效

一是加快电商物流体系建设。启用了南丰商贸城部分商铺作为县级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及电子商务物流配送中心,电商服务中心占地总面积700平方米,分为产品展示区、企业孵化中心、洽谈对接区、办公区、资料室等,6个乡镇服务站、25个贫困村服务点、14个非贫困村服务点已建设完成,覆盖贫困人口300余人,电商服务站点配备电脑、电视、办公桌等基础设施,为电商创业及生活缴费等提供便利。至目前服务站点累计生活缴费达600余单,为贫困村人员带来方便,在服务站点生活缴费中购买饮料、烟酒等日常快销品直接给13位贫困村站点负责人带来收益累计3万余元。




二是商业服务网络相对完善。全县已建成小型、简易集贸市场8家,县城区域内商贸物流配送的企业、个体共有5家,日用品销售点42家,农资销售点4家。现有从事电商服务企业有9家,入驻快递公司4家。正在建设大型物流园区占地面积43亩,仓储库房2栋共4320㎡,不同型号货物配送车辆共28辆,其中冷链产品运输车辆8辆,配送半径达50公里,涉及3个乡镇,预计建成后年吞吐量可达6万吨。目前县级电子商务物流配送中心通过整合县域内快速企业,以多彩小镇为运营平台,全面启动县域内电商物流配送工作。日常下行配货量约300多单,联动了6个乡镇服务站及39个村级服务点,通过快递下行的方式初步已经让站点负责人实现了增收的目的,解决了农村电商最后一公里配送的老大难问题,同时目前通过多彩小镇产品展销系统,正在积极推进日用百货下乡配送,为农牧户解决购物难的问题,降低生活成本。



三是物流仓储配送体系比较健全。全县涉及肉制品、果蔬冷链产业企业共有7家,总冷冻库容900吨,冷藏库容2450吨,果蔬保鲜库容1000吨,其中主要的肉食冷冻占60%。随着农牧产品的不断升级发展,我县冷链企业经营效益较好的企业有5家,经营产品是以冷冻牛羊肉、果蔬保鲜为主,专业从事冷藏冷冻、运输的操作人员12人。



四是地区特色产品类齐全。贵南县于2014年成功获得“国家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创建县”称号,已认证有机草场面积达100万亩,耕地14.04万亩,有机养殖规模为10万头只。有机农畜产品认证主要有天然草场、燕麦、青稞、蚕豆、豌豆、油菜、苹果、牦牛、藏羊(黑藏羊)、羊毛11个品类,具备推广能力的有机产品有青稞、燕麦、蚕豆、豌豆、黑藏羊5个品种,青稞、燕麦、豌豆、蚕豆黑藏羊肉通过国内有机认证,黑藏羊羊毛通过国内和欧盟双重有机认证,有机青稞年产量9.5万吨,有机燕麦0.5万亩,蚕豆340亩,豌豆260亩,黑藏羊11255只,黑藏羊羊毛15吨。



五是加强物流营销推广。我县开设了“京东?贵南扶贫特色馆”并对接了高原牧业等企业的相关产品进行了上架,大力推进产品销售推广。通过国际食品安全协会在北京对贵南电商进行了推广,通过商务部组织的贫困地区产品对接会对贵南牦牛肉等部分产品进行了对接,目前正在和北京紫光园餐饮集团对接牛肉供货事宜;通过网络推广,顺利拿到了贵南羊肉精选羊排5000斤订单,并且和合作社及牧户进行订购对接,完成订单采购。通过贵南电商品牌化运营,以县长及奥运冠军代言的方式推出了贵南牦牛肉系列产品(礼盒),拿到了中投集团福利采购6200斤牦牛肉订单。全网首次尝试通过自媒体公众号投放牦牛肉,安排了三个档的产品线,并完美亮相,市场反应颇佳,共计销售14余万元,内容覆盖200万粉丝;通过社群推出了贵南牦牛酸奶,并在一周内完成了近100桶销售;拍摄了贵南电商宣传片及奥运冠军西日措代言视频,将重点以每卖出两头牦牛帮助一名贫困人员脱贫的方式进行全民分销,重点将利用新媒体、抖音、淘宝直播等方式进行推广。



二、存在的困难问题

(一)电商氛围不浓厚。我县电子商务仍处在起步阶段,与国内、省内其他电子商务发达地区相比,还存在应用范围不广、水平不高、配套支撑体系不完善等诸多问题,一些传统行业中的龙头企业对电子商务认识不足,尚未大力发展电子商务,表现为贵南县电子商务企业缺乏行业龙头,对所在行业企业的电子商务示范性、带动力还不够,需要加强培育和引进。部分电商企业开展最多的几项应用是市场宣传、发布供销信息、初步商务沟通,而实现网上下单、网上支付、网上购销管理、客户管理和物流管理的很少。



(二)电商专业人才少大部分快递公司投递人员多为临时性的短期雇工,员工业务素养较低,服务意识差,致使快递物品管理不到位,物品丢失损坏现象时有发生,快递企业与客户之间的业务纠纷不断。企业资金不足,整体实力不强。我县民营快递公司的资金来源基本以自有资金为主,竞争力不强,绝大多数快递公对电子商务物流知识了解的不够,限制了快递产业的健康发展。快递行业准入门槛低。很多快递存在“一辆送货车、一台电脑和一个固定的办公地点就可以经营快递的现象,致使各类民营快递企业呈良莠不齐发展态势。电子商务是信息技术与实体经济的有机结合,需要大量的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和现代商业理论与实务的复合型人才,但这类人才目前引进难、留下难。尽管电商公共服务中心和电商运营中心的专业技术人员对县域内中小企业及创业者进行电商创业指导服务及定期跟踪服务,但是其应用效果尚未全面显现。



(三)资源整合困难。目前,我县传统农产品加工企业仍注重实物销售传统营销模式,很少有企业专业团队和专业人员开辟网上销售空间。经过多次与各农产品加工企业对接,表示为其产品进行线上销售策划、设计、宣传,但始终配合力度小,就算进行品牌打造,上传至线上进行销售,但其产品价格与同类网销产品价格相比,不具备市场竞争力,导致网销量少,品牌培育效果不明显。



三、对策建议

一是加大对商贸流通业的投入力度。在促进商贸流通业发展中,政府应从政策和资金两个方面予以必要投入,真正发挥政府对现代流通发展的培育、引导和带动作用。对于重要商品储备、大型流通市场、社会性物流中心、市场信息网络和电子商务平台等流通基础设施,政府应通过公共投入方式加强建设;对于农村市场网络和社区商业设施的建设,政府应运用财政贴息、税收调节等措施,引导社会资金的投向,支持具有社会公益特征的流通领域建设。



二是加强站点管理,充分发挥服务站点职能。制定切实可行的服务站点考核管理办法,坚持月度考核、季度考核、年度考核稳步进行,通过公平客观的考核按照评分高低确定业绩与服务优秀的站点给予奖励,对于考核落后的站点给予通报批评或取缔。加强站点负责人的业务与服务技巧培训,多方并举,全面兼顾,充分发挥出服务站点在网上代购代销、缴费充值、金融便民、快递代收发等方面的服务职能。加快其他乡镇服务站及村级服务点的建设运营。



三是加强商贸流通管理人才培养。商贸流通管理是一个人才和技术密集型的行业。商贸流通的发展需要有一批既懂商贸流通理论又熟悉商贸流通运作技术的专业人才。实践证明,商贸流通管理人才已经成为我国发展商贸流通业的头等重要问题。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除了积极引省外、县外人才以外,最重要的是立足县内,加强商贸流通人才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