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南藏绣创意服饰大秀绽放高原魅力
贵南藏绣创意服饰大秀绽放高原魅力
贵南藏绣俗称“针线”,是藏地农耕与藏传佛教文化交融的千年结晶。在这场名为“非遗国潮・星耀高原”的贵南藏绣创意服饰大秀中,2021年荣登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的贵南藏绣,在璀璨灯光之中绽放出耀眼的光芒,充分体现了非遗文化的焕新与产业复兴的双重辉煌。

为守护这份瑰宝,贵南县多措并举推动“非遗文化”向“发展资源”转变。一是拓宽展示场景,推动文创开发与技艺传承。在保护性收藏《二十一度母》《文成公主进藏》等12幅重量级藏绣作品、守护文化根脉的基础上,持续举办“藏绣・歌舞・牦牛”文化旅游季、非遗“活化”暨藏绣评比大赛,组织企业积极参与省内外文旅推介活动,不断拓宽藏绣的展示场景与传播渠道。同时,与青海公巴文化传媒深度合作,研发出挂画、抱枕等44种文创产品,让传统技艺融入现代生活。此外,通过“扶志”“扶智”“扶技”相结合的模式,年均培训绣娘360余人,提升从业者专业能力,并扶持绣娘开通直播间,在线销售藏绣作品与文创产品,有效突破地域限制,实现跨区域文化交流与产品销售。二是制定产业规划,加大资金投入保障发展。贵南县着力做大藏绣产业,制定《关于进一步促进贵南县藏绣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2022-2035 年)》《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贵南藏族刺绣文化品牌建设系列活动方案》,为藏绣产业发展划定清晰蓝图与长远目标,累计整合投入资金1906万元,覆盖藏绣产业的保护、培训、研发、项目建设及人才培养等关键环节,为藏绣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资金保障,确保各项发展举措落地见效。三是构建多元模式,培育龙头企业显成效。为加速藏绣产业规模化、规范化发展,成功培育出仁青藏文化、卓玛央宗刺绣等龙头企业6家、名家工作室1家、行业协会1家、藏绣工坊20家、藏绣研发基地2个、展示中心3个、培训点4个、国家级传承人1人、省级5人、州级24人、县级65人,藏绣从业人员达4800余人,构建起坚实根基传承体系。同时,构建“公司+农户”“协会+农户”“工坊+农户”的多元合作模式,充分整合企业资源、协会组织力与农户生产能力,形成产业发展合力,每年生产各类藏绣作品4800件以上,产值突破1500万元,“指尖技艺”成功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指尖经济”。

此次活动,是贵南县“文化赋能、产业增收”战略的扎实实践。从购置绣花机提升多元化发展水平到发放直播设备拓宽销路;从拍摄传承人专题片触达千万观众到组织技能培训完善四级传承体系,贵南已让藏绣从“手工制作”走向“产业发展”。下一步,贵南县将持续以文化为魂、产业为骨,让千年技艺在国潮浪潮中续写新篇,为县域高质量发展注入不竭的文化动力。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