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有机牌” 撑起牧民 “钱袋子”
“绿色有机牌” 撑起牧民 “钱袋子”
“嗡嗡——”9月24日,贵南三江纯农牧科技有限公司加工车间内,机械运转声与金属刀具切割声交织。身着无菌工装的工人俯身操作台,沿着黑藏羊肉纹理精准下刀,羊排、羊腱子等部位瞬间分离,鲜红肉质裹着淡淡的草原气息,在冷光下泛着新鲜光泽。
隔壁称重工位上,电子秤显示屏数字不停跳动,工人指尖轻拨肉块,快速完成克级精度的微调;真空包装机前,装好肉的透明食品袋逐一入机,机器闭合瞬间抽干空气,伴随着“滋滋”声,包装袋紧紧贴住肉品,“草原鲜味”被牢牢锁住。这一幕,正是贵南县黑藏羊从“牧场”跃向“市场”的生动切片,更折射出海南州建设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的实践活力。

自2022年7月海南州成为全国第三批、唯一民族自治州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以来,贵南县锚定“生态立县、农牧业稳县”战略,以科技创新为钥,解锁黑藏羊产业生态、生产、生活的“三生共赢”新路径。
产业发展,模式先行。贵南县率先探索的黑藏羊“1210”模式——以1个繁育中心为核心,辐射2个示范村、10个繁育合作社,如今已升级为“12+N”模式,将更多经营主体纳入产业链。走进繁育中心,每只黑藏羊都有专属“身份证”:6月龄羊羔体重达标后,佩戴耳标、建立档案,养殖户还能领到每只100元的补助。截至2024年底,贵南县黑藏羊存栏量达11.1万只,牲畜良种率超72%,省内外黑藏羊产品销售额突破2047万元。“咱们的黑藏羊肉不愁卖,江苏、山东、成都的大客户订单排着队来!”公司负责人马占元的话语里满是底气。
科技是产业提质的“硬核支撑”。贵南县联合青海大学、省畜牧兽医科学院等科研院所,搭建县、乡、村三级技术指导体系,推广黑藏羊高效养殖技术,打造22个优质高效养殖示范点。同时,推行牦牛“三增三适”、黑藏羊提纯复壮等技术,构建起“降成本、短周期、减压力”的科学养殖体系。数据最有说服力:黑藏羊6月龄出栏活体售价不低于1200元/只,平均每只比欧拉羊多创收900元。实实在在的收益,让牧民们尝到了科技助力养殖的甜头。

产业根基,资金来筑。贵南县累计整合1.01亿元资金,投入黑藏羊保种繁育基地建设、新型经营主体培育,统筹3599.1万元乡村振兴衔接资金与牛羊调出大县奖励资金,用于种公羊选育、扩繁母羊群建立。如今,全县已培育三江纯、高原牧业等7家龙头企业,206家新型经营主体,建成21座省级标准化规模养殖场,舍饲半舍饲养殖比重达65%,“育繁推”一体化、“产加销”全链条体系愈发完善。
品牌响,销路才能走得远。贵南县主动“破圈”,举办“贵南黑藏羊”国家地理标志品牌发布会,在西宁、江苏、成都等地开展7场农畜产品推介会;借力官媒、网红直播,讲好贵南黑藏羊的“草原故事”,推动“青货出青”。
目前,“贵南黑藏羊”已斩获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国内和欧盟双重有机认证,今年更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23家特色农畜产品直营店、12家黑藏羊专卖店遍布省内外,30余种羊毛衍生产品同步热销,累计销售额超7300万元——这张“绿色有机牌”,真正变成了牧民增收的“致富牌”。

从草原上的科学养殖,到车间里的精细加工,再到全国市场的品牌绽放,贵南县以黑藏羊产业为支点,不仅推动生态农牧业向绿色有机转型,更为海南州建设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注入坚实产业动能,在高原大地书写下产业振兴与可持续发展的精彩答卷。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