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南县过马营派出所创新“背包警务”模式 精准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米”
贵南县过马营派出所创新“背包警务”模式 精准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米”
贵南县过马营派出所紧扣辖区面积大、牧民居住分散,群众出门办事距离远、成本高的实际困难,积极探索便民服务新路径,创新推行“背包警务”工作模式,将送证上门、入户走访、法律宣传等15项核心警务“装”进背包,实现从“群众跑路”到“民警上门”的服务转变。今年上半年,累计开展“背包警务”650余次,入户群众超4500人,有效推动警务运行机制由“被动处置”向“主动防控”转型,为辖区治安稳定与基层警务工作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便民背包”送服务上门,破解牧民办事难题。针对牧民居住偏远、办事不便及特殊群体出行困难等问题,派出所将已办理的身份证、各类证明等材料纳入“警务背包”,依托下乡走访契机,把窗口服务直接延伸至牧民帐前。今年上半年累计开展上门送证服务5次,并为行动不便人员提供上门照相、代办证件等专项服务,切实回应群众“急难愁盼”。民警在服务过程中同步收集社情民意20余条、更新辖区基础数据,实现“便民服务+基础摸排”双向发力,显著提升警务工作的精准性与实效性。
“安全背包”强化宣传引导,筑牢风险防范屏障。坚持以“主动预防”为导向,将反诈宣传手册、警民联系卡、安全防范指南等材料纳入“警务背包”,结合入户走访开展“一对一”精准宣传,认真倾听群众反映疑似遭遇诈骗事件,当场识别风险类型,结合典型案例讲解防范要点,并通过背包内宣传材料深化教育,帮助群众规避财产损失。上半年,累计填写宣传摸排表500余张,实现反诈、消防安全等主题宣传全域覆盖,切实做到风险隐患早发现、早处置,有力筑牢辖区公共安全防线。
“调解背包”推进矛盾化解,维护牧区和谐稳定。针对牧区频发的草场纠纷、邻里矛盾、家庭婚姻纠纷等问题,派出所组织成立“背包调解队”,将“调解室”前移至群众身边,实行“收集线索、排查隐患、现场调解”一体化工作机制,携带调解日志和法律文书深入纠纷现场,从情感沟通、道理阐释、法规普及三个维度开展反复疏导,有效防止矛盾激化。今年以来,通过“背包警务”模式成功调处矛盾纠纷6起,实现“小事不出村、矛盾不上交”,为维护辖区社会和谐稳定发挥重要作用。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